台學者:推動石化產業高值化 帶動產業升級轉型
【大紀元2014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北專題報導)近期高雄氣爆事件,再度引發台灣是否「去石化業」的爭議,102(西元213)年台灣石化業產值為新台幣1.92兆元,就業人口近4萬人,若台灣石化產業政策遲遲無法定調,是否造成石化業出走,對台灣產業的影響如何?台灣有沒有本錢不要石化產業?若石化產業還要繼續存在台灣,那石化業的未來發展要如何走下去?
石化業牽動上兆產值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施信民表示,台灣石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塑膠原料業為石化工業的中下游產業,主要以外銷為主,而上游石化產業不只牽動中下游的製造業,上兆的產值、數十萬的工作機¬會也都仰賴石化帶動的產業鏈而活,短期內石化業出走是不可能的。
台灣地狹人稠資源有限,石化產業高耗水又高汙染,施信民認為,未來台灣石化產業應朝向「高值化」轉型,用生產高附加價值的原料和產品來提升台灣石化的產值,也能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不應再繼續擴廠汙染環境及危害民眾健康。
設置石化專區?需兼顧環保
施信民認為,設置石化專區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困難,台灣近年來的空氣也受中國大陸沿海的工業汙染影響,若在台灣沿海設置石化專區,必遭當地民眾反對,加上原本有些沿海地區就飽受工業的環境汙染。
要兼顧經濟與環保並不容易,但施信民說,工廠生產如果符合環保,業者可能賺更多,因為製程中汙染會減少,況且有些外銷到歐盟國家的產品,也要符合歐盟環保規定,因此,台灣石化產業應更重視環保問題。
工業局指出,經濟部積極推動石化產業高值化轉型,協助業者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102年度高值化產品中、下游投資,由民國100(西元2011)年193億元成長至102年478億元,顯示推動高值化發展已具初步成效。
工業局表示,過去經濟部已致力規劃石化專區卻屢遭否決,後續是否於高雄港港區或鄰近其他區域設置專區,仍須審慎評估;應在兼顧石化產業發展、公共安全與就業機會三原則下,與地方居民、團體、業者及高雄市政府溝通協調,確認未來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