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9月14日訊】你的孩子是否患上網癮?不妨用以下資料幫助你做出判斷:
上網時間失控,每天4小時以上;
無法抑制上網的衝動,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不能不上網;
嚴重影響工作或學習;
造成人際關係問題;
不上網玩遊戲會出現身體症狀,如頭痛、乏力、煩躁不安。一坐到電腦前,症狀即消失。
培養孩子正用善用網絡
展望社區服務中心(Chimo Community Services)的移民安頓員葉慧婷女士建議,家長可以考慮採取以下應對措施幫助孩子化解網癮:
建立原則:設定上網時限,提醒孩子自覺遵守經雙方討論後訂好的時限。必要時家長可以關網,不過關網前應事先提醒孩子。家長應注意:把想要提醒孩子的話,放在孩子開機之前說,並且找家裏脾氣最好的人去說,因為開機後說什麼話都不起作用了。
商量制定可遵守的規矩:先功課、家務,再上網、遊戲。家規一旦設立,就堅決不能讓步,一讓步就一發不可收拾,沒完沒了,孩子下次會認為你還會讓步;而且問題和不良習慣不是讓步就可以得到解決和改善的(不過要給 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能要求孩子一步做到位)。可以告訴孩子家長不退讓的原因,告訴孩子學校和教育專業人士對於孩子正用、善用網絡的意見。與孩子溝通時,當家長感到心中不平或起火時,應馬上停下,不要繼續再說。另外,父母需同一立場,即使有時有意見分歧也不能讓孩子知道
承認網絡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了解遊戲級別,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遊戲。
給孩子適當的關懷與幫助:多談論遊戲內容,清楚地解釋對問題遊戲的擔憂,比如暴力、殺人、恐怖遊戲會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動,會給孩子性格中帶來暴力傾向。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即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學會分清好壞輕重,懂得掌握分寸。從孩子身上的優點和強項入手,鼓勵孩子走出來。比如在上述個案中,孩子的數學非常優秀,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去輔導數學程度跟不上的同學,讓孩子在樹立自信的同時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並增加交友機會。
將電腦和電玩放於家中顯眼處,有助孩子自控。
與孩子共享網絡與遊戲樂趣
要幫助孩子化解網癮,葉慧婷女士認為需要家長不懈的愛心與耐心。家長應注意避免容易造成溝通障礙的做法,比如命令、威脅、說教、批評、責怪、取笑、負面偏見。在與孩子溝通之前,應先控制自己的情緒,調整語氣,談話時應保持情緒與語氣平和,不要讓自己的情緒上升到對抗點。一旦發現情緒激動,應馬上停止談話,告訴孩子:「現在我們不要討論這個問題了。」“我現在一定不說了。不如另找時間談。」或「你挑時間。」
與孩子做朋友共享網絡和打遊戲的樂趣,也是幫助孩子善用網絡的一種不錯的引導方法。愛聊Face Book的孩子家長,不妨也在Face Book上與孩子聊天、溝通。愛玩遊戲機的孩子家長,平時不妨多了解市面各種遊戲的優劣性,可參考官方及其他家長對遊戲的評論(一些好的遊戲可幫助孩子開發創造力)。對不瞭解的遊戲可以先租後買,原則上應玩非暴力以及策略為主的遊戲,與孩子一起同享網絡與玩遊戲之樂。
除此之外,葉慧婷女士還建議如何豐富孩子的課外活動,例如體育運動、藝術活動、集體活動和社區活動等,分散孩子的精力,消耗體力。另外,加拿大政府有很多幫助青少年的機構,家長們如果能善用社區資源,有機會得到很多專業幫助。
這類機構很多不能在這裡一一列舉,其中有:
「青年與多元文化」(Youth Connect Multicultural)幫助青少年移民的工作坊(Work Shop);
「青年計畫」(Youth Programs) 當中的「亞裔青少年外展計劃」(Asian Youth outreach Program);
「大溫哥華家庭服務」機構(Great Vancouver of Family Services;在網址//www.fsgv.ca/上,可查詢到該機構在各城市舉辦的活動項目,以及具體的時間、地點、報名聯繫方式);
「列治文青年服務機構」(RYSA,Richmond Youth Service Agency;可按如下聯繫方式查詢及報名參加該機構提供的各類服務:網址:www.rysa.bc.ca;地址:100-7900 Alderbridge Way Richmond;電話:604-271-7600)。
從孩子幼年就開始教育
預防孩子患上網癮,葉慧婷女士認為應該從孩子幼年時期就開始相關教育。因為市面上的確有出售專門設計給3歲孩子玩的遊戲機。有的家長因為太忙,想讓孩子安靜下來,就讓孩子玩遊戲機,認為孩子年齡還小,玩遊戲機不會帶來問題。因此,有些孩子很小就已經迷戀上打遊戲機和上網,養成不良習慣,以致難以糾正。
加拿大教育者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和性格發展特徵,把孩子的教育分為幼兒期(約0-6歲),兒童期(約7-12歲)和青春期(約13-18歲)三個年齡階段。鼓勵家長從小教育孩子明理,在幼兒期和兒童期階段,逐漸培養起孩子的自控能力,並幫助他們建立起責任感。主張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 間、一定的自由度,培養他們從小面對困難、自己去解決困難的能力。加拿大的教育也不鼓勵孩子死記硬背和照搬,而是欣賞和歡迎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並且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達到與社會現實同步,而不單注重學習能力。在加拿大,就有專門培訓機構培訓家長怎樣跟幼兒期的孩子溝通,以及怎樣使用身體語言與孩子做溝通。
孩子年齡越小,就越容易收到教育作用。在幼兒期和兒童期階段,通常一些事情只需要訓練孩子做3、5次,就能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孩子的年齡越大,就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去教育,不過依然能夠獲得成功。
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家長與子女的溝通以及家長的耐心和愛心都很重要。如果無法進行有效溝通就容易發生衝突,產生問題。在孩子幼兒期和兒童期這兩個階段,家長宜以耐心和愛心,循序漸進地教孩子培養起自控能力,比如說培養孩子懂得自己放下網絡與遊戲機,讓孩子練習去做。不能說等到孩子必需要用網絡時才開放給他們用,不需要用時就斷網或把電腦控制起來;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學會很好的分配管理時間。
通常來說對孩子的教育用強行壓制的方法並非上策,即使短期內行得通,也不是長久之計,尤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就「要命」了。要讓孩子明理後自己願意去做,或者同意去做。無論如何,作為家長一定要清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一定會有問題出現,要明白孩子做任何一件事都一定有他背後的原因。重要的是如何將可能發生的爭執減至最少 。◇
責任編輯: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