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可能取消「限制得優」政策
【大紀元2014年09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美国姬承羲新澤西報導)近日,普林斯頓大學校報《普林斯頓人》(Princetonian)報導,該校可能最早在今年10月份結束「限制得優」(Grade Deflation)的政策,老師不再被要求把得A學生的比率控制在35%以下。自此,這一項讓無數學生抱怨的政策,在持續了近10年後可能馬上終結。有教授擔憂,學生成績得優將變得容易,學校可能面臨新一輪的成績通脹。
「限制得優」 的由來
從80年代開始,美國大學學生的平均GPA有如通貨膨脹一般不斷上漲,學生的平均成績從C一路增長到了A。於是,普林斯頓大學於2005年開始了「限制得優」的政策,控制得A學生的比率,並且認為其他眾多大學也將緊隨其後。但事與願違,更多的學校只是觀望,而未採取任何行動。
這一政策,多年來一直備受學生抱怨。他們認為,這一政策讓他們的成績单看上去不如哈佛學生的漂亮,因此在求職或申請醫科、法學專業時陷於不利的處境。另外,「限制得優」讓很多優秀的高中學生放棄普林斯頓,認為其環境充滿殘酷競爭,因而選擇了其他大學。
新校長重新審視「限制得優」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從普林斯頓第20任校長艾斯格魯伯(Christopher L. Eisgruber)於2013年上任後,就組建了委員會,重新審視「限制得優」政策對於學生的影響,並要求委員會做出詳細調查報告。艾斯格魯伯認為,這一政策讓學生在就業市場中處於劣勢,有些大學也以此為理由搶奪普大的學生來源。
成績通脹從未真正停止
根據普林斯頓大學前不久發布的調查報告,學校的成績通脹從未真正受到「限制得優」的遏制。學校在1975年至2002年間,學生平均成績從3.04飛漲到了3.38,得A率超過47%。這一現象引發了學校的擔憂,「限制得優」的討論一時間遍布校園。也就在2003年和2004年,也許是因為教授們意識到了這一不健康的勢頭,平均成績被壓低到3.28,得A率也一度降至41%。
自從2005年,學校實行「限制得優」政策以後,得A學生的比率幾乎維持在了40%左右,但是得B的學生比率增加,使得學生的平均成績仍然在上浮,只是速度減緩。
報告還發現,受到「限制得優」政策打擊最嚴重的是工科學生,該系嚴格地執行35%得A率的政策。另外,理科系(如物理、數學)的低年級大班課程,其得A率也都控制在35%以下,在物理基礎課中,得C甚至都是普遍現象。這讓工科的學生變得更加不幸。因为他們中很多人都必須在低年級時選修數學、物理基礎課程,加上工科本係的嚴格評分,讓這些學生的成績受到了雙重打擊。
成績通脹最嚴重的一直是人文學科。很多教授認為,「限制得優」政策不適合人文專業,因為它不能像理工科一樣,對學生的作業或作品進行量化的評分,百分比的政策也因此不適用。其中成績通脹現象最嚴重的就是斯拉夫語系(Slavic),即使在該政策實施以後,其學生的得A比率仍然高達70%。
普大學生或曾受益於「限制得優」
很多學生都曾抱怨:「限制得優」的政策影響了他們畢業後的發展。但是調查報告顯示,該政策對於學生的求職或繼續深造沒有任何的負面影響。
相反地,學生們可能受益於該政策。《普林斯頓人》採訪了著名的獎學金協會Rhodes scholarships。該協會表示,在評選獎學金的過程中,他們知道普林斯頓大學的「限制得優」政策,因此學生成績的含金量更高,而其他學校因為廣泛的成績通脹而使他們的成績不太具有說服力。也就是說,「限制得優」不僅没有真正影响普大學生的求職或繼續深造,反而為他們贏得了「出身嚴格教育」的美名。
教授憂新一輪通脹
學校表示,對於「限制得優」政策去留與否,還須等待10月份的全體教授投票。但是,校長艾斯格魯伯對於廢棄該政策的明確傾向,已經讓學生們興奮不已。但也有校友或高年級的學生對此不滿,認為自己深受「限制得優」的危害,現在卻讓新入學的學弟學妹們白白撿了便宜。有校友說:「如果得不到學校對於侵害自己當年成績的道歉信,就決不再向學校捐一毛錢。」
廢棄「限制得優」政策後,學校將不再推行全校範圍的評分制度,而是要求各個專業提出自己明確的評分標準,並且在評分中更多地融入對學生的反饋。但是,也有不少教授擔憂,成績通脹一直是各個大學久治不癒的毛病,耶魯大學正因為其接近70%的得優率而飽受外界質疑,如今廢棄「限制得優」,模糊的新標準可能帶來新一輪的成績通脹。◇
责任编辑:思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