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7日電)吃藥可救命也可能會致命,醫界神鵰俠侶長庚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洪舜郁再次領先全球,首次揭發「代謝不好」的體質和藥物過敏強烈關聯。
由科技部補助長庚醫院與陽明大學的跨國藥物過敏研究團隊,破解「癲能停」引起嚴重藥物過敏基因之謎,這項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媒體矚目,並榮登6日出版美國醫學雜誌JAMA,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會。
鐘文宏說,癲能停(phenytoin) 是常用抗「癲癇」的老藥,由於是目前唯一有適應症「預防」腦部手術後癲癇發作的藥物,因此全球每年有數百萬人需要接受癲能停藥物的治療,台灣一年約有4萬人新使用者。
不過,接受癲能停藥物治療中,約1%的人會引起過敏反應,嚴重者會引起失明或致命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或「毒性表皮溶解症」,過去長庚醫院6年就有8名此藥引起的死亡案例,台灣藥害救濟過去12年就有108件癲能停藥物的藥害救濟。
研究團隊以台灣用藥者90人與馬來西亞用藥者共105人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4成的人在肝臟細胞中的CYP2C9基因表現量特別高。
鐘文宏指出,研究團隊發現,癲能停的過敏基因並非以往認為的免疫基因,而是和藥物代謝途徑有關的基因,首次揭發「代謝不好」的體質和藥物過敏也有強烈關聯。若是屬代謝不好的CYP基因型,服用癲能停後會代謝不良,引發後續的過敏免疫反應。
科技部次長錢宗良表示,未來這項有關基因的特殊性成果,可應用於研究上百種仍未知相關過敏基因藥物,加上科技部正推動健保資料的雲端運用,加速「個人化醫療」、「精準醫療」時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