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做科研 埃博拉論文5作者殉職
【大紀元2014年0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岳青綜合報導)8月29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雜誌刊發了一篇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論文,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中,有5人已殉職。民眾稱「這才是在拿生命做科研」。
以生命為代價的科研
據《科技日報》報導,這篇名為《病毒基因組測序揭示埃博拉起源》的論文,由美國的博德研究所、哈佛大學、塞拉利昂衛生部、凱內馬政府醫院等13個研究機構或醫院、58名研究者共同完成,根據對99個埃博拉病毒基因組的測序,推斷出此次埃博拉疫情的來源和傳播模式。
該論文於8月5日收稿,21日通過審核,29日發佈,這種速度在《科學》這一級別的刊物上並不常見。
科學松鼠會是一個2008年4月28日創辦的中文群體博客,也是一個科學寫作團體。科學松鼠會成員「貝塔-魚」(beta-fish)向媒體解釋稱,因為論文是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研究,會加急審稿,所以程序走得快,此前在2003年「非典」(薩斯)爆發時也有類似的情況。
遺憾的是,論文發表時,其中5位研究者已因感染病毒而殉職,此5人均為塞拉利昂凱內馬政府醫院的醫護人員,分別為:捨克•汗(SheikHumarrKhan)、穆罕默德•富拉(MohamedFullah)、穆巴魯•方妮(MbaluFonnie)、阿列克斯•莫依格波(AlexMoigboi)和阿麗斯•科沃瑪(AliceKovoma)。
「貝塔-魚」介紹稱,在生物學研究領域裡,同時5位作者殉職「幾乎是沒有發生過的」。消息傳出後,不少民眾在微博上點亮蠟燭緬懷這些醫護人員,還有人評論稱:「他們用生命為人類抵禦埃博拉的戰爭提供了彈藥」。
論文揭露埃博拉疫情的來源和傳播模式
2014年在西非爆發的埃博拉疫情是史無前例的,此前最嚴重的一次爆發,發生在1976年,當時感染人數是318例。而這一次,截至8月20日,已有超過2600例感染、1400多人死亡。
論文作者研究發現,此次埃博拉疫情大爆發,關鍵人物是一位年輕女性,她於5月底到凱內馬政府醫院就診,成為塞拉利昂境內首位被確診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該國衛生部經過調查發現,她是參加了一位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的醫生的葬禮時感染的病毒,當時一同被感染的還有13位婦女,她們將病毒傳播至塞拉利昂。
通過基因測序,研究者發現,塞拉利昂境內的埃博拉疫情最初由2株埃博拉病毒引起,其中一株通過感染護士後擴散並發生突變,隨後進一步蔓延。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此次引發疫情的埃博拉病毒是經由動物宿主傳播的,雖然具體是哪種動物尚不確定,但極有可能是果蝠(fruitbat)——至少有一種果蝠的生活區域橫跨中非直達幾內亞。
論文作者強調了對病毒進行基因監測的重要性:基因監測能發現測序結果中的罕見突變,能夠在突變剛發生時就將其找到。下一步,研究者將會進一步探索埃博拉病毒在今年的突變與其較強的感染、傳播能力是否相關。
埃博拉疫苗ZMapp帶來新希望
美國與加拿大合作的研究團隊表示,埃博拉疫苗ZMapp可達百分之百的療效,目前已治癒感染埃博拉病毒的18只實驗獮猴。研究團隊29日在《自然》期刊上發表這次令人振奮的實驗成果,疫苗ZMapp給埃博拉疫情帶來新希望。
由美國與加拿大研究團隊共同合作研製的ZMapp疫苗,是採用3種抗體血清混合組成,以俗稱雞尾酒療法的多種藥物攻擊病毒的方式,成功治癒所有18只感染病毒的實驗猴子,因此ZMapp疫苗已達百分之百可療癒埃博拉的效果,有別於之前研製的疫苗僅能治癒部份受感染的實驗動物。
責任編輯: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