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逾200萬人異位性皮膚炎 醫師支招治癢
【大紀元2014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黃毓惠25日表示,目前國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已超過200萬人,孩童和青少年為多數。醫學會並正式發表「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和衛教手冊,盼能減輕此病帶來的困擾。此外,中醫師藍士哲接受記者採訪表示,中醫從人體內在調整體質,此病在病人改善體質後,可有效降低發作頻率。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採三線原則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在世界皮膚健康日前夕舉辦記者會,黃毓惠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典型症狀是皮膚乾燥併隨嚴重皮膚瘙癢及發紅情形。長期抓患處,會睡眠不足,精神不佳,上課無法專心,影響生活品質。
她說,異位性皮膚炎病灶發生「三部曲」是發癢、搔抓、濕疹,皮膚一旦出現濕疹便會引起更厲害的搔癢,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癢癢抓抓、抓抓癢癢、越抓越癢、越癢越抓」。
黃毓惠說,治療方式分為三線原則,第一線是指對於一般的患者應首先採用的治療方式,如果第一線治療方式的效果不彰,再採用第二線療法,第三線則建議留到最後再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治療原則會隨著醫學的進展與新藥物的發明而不斷修正。
臺大醫院皮膚科醫師朱家瑜表示,天氣濕熱,流汗又悶著,腋下、手彎處、腳彎處、肚子易堆積汗水,也易形成異位性皮膚炎或惡化。他說,病人除了求助醫師積極治療外,也要加強皮膚保濕,遠離過敏原,洗澡時避免使用沐浴乳、香皂,只需用清水清洗。
中醫治療降低發作頻率
此外,中醫師藍士哲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典籍中即有出現,因此病好發在肘窩、膝膕窩,稱為「四彎風」。中醫認為此病的發生跟風、濕、熱邪較有關,主要是因為人體正氣不足,脾胃運化能力不佳,致使濕氣堆積人體肌表,又挾風邪,鬱而化熱,而產生皮膚紅疹、局部斑塊、搔癢、甚至有滲出液等症狀。
藍士哲說,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療效很好。根據不同症狀表現,主要可分為「風熱型」、「濕熱型」、「脾虛濕盛型」、「血虛風燥型」。急性期發作時,「急則治其標」,主要以清熱解毒、清利濕熱的藥物,如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龍膽草、木通、車前子、茵陳蒿、土茯苓、薏苡仁等,可以迅速改善皮膚過敏紅腫搔癢的症狀。
他說,慢性期則主要以調理脾胃功能,養血潤燥治本為主。因為中醫是從人體內在調整體質,改善體質後,可有效降低發作頻率。他建議,平常生活環境、飲食作息都必須要注意,避免食用奶、蛋、海鮮類,也少吃麵包製品,並避免寒涼、辛辣食物、不熬夜,聽古典音樂等尋找抒壓放鬆心情的方法。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