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華府行:臺灣應作民主燈塔
【大紀元2014年08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何伊美國華盛頓DC報導)台南市長賴清德率台南市府代表團於八月中旬訪美,近日行至華府演講,就台南未來發展前景、兩岸交流和臺灣民主等多項議題發表了看法。
以「馬蓋先」精神突破困境 開創未來
作為台南縣、市合併為直轄市後的第一任市長,賴清德表示,台南市資源有限,新的直轄市政千頭萬緒。他沒有困坐愁城或光是批評中央,而是發揮「馬蓋先」(註)的精神來突破困境,打造長遠的未來。
剛接任市長時,賴清德就被警告公車問題是個燙手山芋。當時台南市三家客運公司均經營不善,使用的多為淘汰公車,路線長,服務差,民眾投訴多。台南有34個行政區,比人口最多的新北市和台北市面積還大,沒有一套好的公車運輸系統就難以發展。
賴清德說服三家公司合併為「大台南公車」,分為六條幹線營運。去年搭公車人數比前年多84%,多達兩百萬人次,總共有一千多萬人次搭公車。現在台南市每個大學、高中、醫院、風景區都有公車經過。今年市府做轉運站銜接公車幹線與支線,並推行「公車輕旅行」,更是給地方帶來繁榮。
勤儉持家 嚴審開銷
賴清德上任之初,台南市的總債務有964億。在任內三年,他發揮了當年在立法院嚴審預算的精神,如今已經償還了127億。據監察院審計處表示,台南市的發包記錄是五都(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之中最佳,他笑稱自己很會持家。
兩岸交流需透明
賴清德表示,民進黨就今年初「對中檢討紀要」提出,將積極自信地參與兩岸交流。其主要原因是民進黨不願見到兩岸交流越加頻繁,臺灣社會對未來兩岸的發展疑慮卻越深。其中代表性的「太陽花」學運即表達了這種信息。
「兩岸交流越來越頻繁,臺灣貧富差距卻增大。僅是少數人從兩岸交流中獲益,並非台灣社會各行業、各階層能得到利益。在這種情況下,臺灣社會越來越沒有信心。」
台南市每100元的投資大約有80元投資在大陸;台南市貿易中40%是在大陸做。根據馬英九的說法,ECFA簽訂後,對台投資會有增加,但是這幾年,外資來台灣投資,(從2008年之後加總起來)大約減少了100億美金。
賴清德說:「台灣有個詞叫『悶經濟』,這個悶,代表心理,也代表社會。臺灣在對中國大陸的訪問中表達的意見單一,並未完整呈現臺灣多元的聲音。兩岸交流中,如果大陸不做調整,只跟臺灣少數群體而非代表臺灣整個社會的人物交往,將難以得到臺灣民眾的信任和支持。」
「學運發生後,除了台灣社會對台灣重拾信心之外,大陸親眼見到台灣社會的改變,看到台灣真正的民意,大陸對台灣的政策被重新檢討。此外,美國也在重新檢討兩岸政策。這都讓我們重新看到未來。」
賴清德表示,兩岸差異並非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坦白。他希望兩岸彼此誠實,互相尊重,由瞭解、理解,到諒解、和解,促進兩岸和平。
賴清德此行也向美方傳遞訊息,希望美國支持並協助臺灣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幫助臺灣的產業升級和與國際接軌、以及經濟的持續發展。
臺灣應作民主燈塔
賴清德表示,臺灣社會在過去幾年看不到國家的方向。當「太陽花學運」發生後,這個非常有活力的民主運動給社會打了一劑「強心劑」。學生對國家的關心程度令人敬佩,這對臺灣未來的發展起到正面的影響。
「『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就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每一個人都應該準備交棒給年輕一代。」賴清德稱,他從醫院出來從政的第一天就作了這個心理準備。
針對民眾表達「臺灣不要成為第二個香港」的呼聲,賴清德表示,鼓勵香港民眾繼續爭取民主,以利於香港的發展。另一方面,臺灣應該強化和保障臺灣的民主制度,成為香港和香港人的燈塔,幫助他們增強信心。
凡事感謝
賴清德連續於2012-2013年蟬聯《天下雜誌》「幸福城市調查:縣市長滿意度」冠軍。他四度獲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鑑為問政第一名立法委員。對於未來,賴清德僅希望年底勝選。
有僑民表示,台灣的選民素質不佳,一再將選票投給錯誤的候選人,造成貪污腐敗現象。賴清德認為,競選首先必須公平。台灣的選民其實水準已經很高,而每個選民有不同的考量,政黨應提出最好的政見,爭取多數人支持。
他表示,凡事感謝,對選民做的決定,除了感謝之外,就是好好勉勵自己,反省還有甚麼地方沒有做好,再加強、改進,爭取下一次選民的支持,這樣才會有進步。
註: 「馬蓋先」(MacGyver)是曾經在台灣電視播放過的一個美國影集。故事中的男主角「馬蓋先」總是碰到困難,不是被抓,就是被關。但他總能在最後非常短的時間裡利用現有環境或身邊的東西脫困、打敗壞人。
責任編輯: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