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田源呼喚鄧大人」一幕嚴重違背歷史真實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8月20日訊】在電視連續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一集裡有這樣一幕:在貌似西單民主牆的一片地段,群眾三三兩兩圍觀牆上的大字報。這時,有幾個騎自行車的青年來到現場,貼出大字報,醒目的標題是「鄧小平你在哪裡」。然後,這位名叫田源的大字報作者向群眾發表講演:毛主席屍骨未寒,江青卻勾結上海幫搶班奪權當女皇;並大聲疾呼鄧小平鄧大人你在哪裡。最後,田源和現場群眾一道高呼鄧小平,高唱國際歌。

這一幕至少在以下三點,嚴重違背歷史真實:

一,在當時,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二,在當時,人們不可能用「鄧大人」來稱呼鄧小平。

三,最早在公開場合呼籲鄧小平復出,是在1977年1月,呼籲者都是平民子弟,沒有像田源這樣的高幹子弟。

下面,我對這三點再做一些說明。

首先,按照這部電視劇,田源貼大字報發表講演的時間,應該在毛澤東去世之後,四人幫被打倒之前,也就是在1976年9月9日到10月6日之間。可是我們知道,在這段時間,不論是北京還是其他地方,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件。四五天安門事件後,中共當局展開大搜捕大鎮壓,全國上下,一片肅殺。在這種形勢下,或許有個別人偷偷刷標語貼大字報表達異議,但是在公共場合公開張貼大字報發表講演而且還有若干民眾熱烈參與這種事是沒有的,也不可能發生的。

再有,關於「鄧大人」這個稱謂到底出自何處?在什麼時候,人們用「鄧大人」來稱呼鄧小平。

「鄧大人」這個稱呼出自國產電影《甲午風雲》,影片中的主人公鄧世昌,人稱「鄧大人」。這部電影是在1962年上映的,當時自然不會有人把鄧世昌「鄧大人」和鄧小平聯繫起來。文革十年,《甲午風雲》和其他很多電影一道被打成毒草禁止上映。四人幫打倒後,原先禁演的影片紛紛重映。1977年,《甲午風雲》也重新上映,在觀眾中引起的反響勝過當年。當時,鄧小平還沒有復出,民間呼聲很高,於是就有人用電影中的「鄧大人」來稱呼鄧小平,並且立即引起廣泛的理解和共鳴。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把這件事放在1976年,顯然是錯誤的。

在社會上公開呼籲鄧小平復出,是發生在1977年1月。當時,為了修建毛澤東紀念堂,天安門廣場中央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已經用木板牆圍了起來,人們就把它變成了民主牆,在上面張貼大字報小字報。順便一提,在那時,西單那段牆還沒有成為民主牆。西單民主牆的誕生是1978年11月。

1月8日,畢誼民在廣場正對國旗杆的木板牆上貼出他寫的詩《懷烈思先》,並在眾人要求下高聲朗誦以及發表即興演說,要求為四五天安門運動平反,為鄧小平恢復名譽和工作;圍觀的群眾高呼口號。

1月8日,在文革期間曾擔任首都中學紅代會負責人的李冬民在北京街頭刷出大標語,要求為四五運動平反,為鄧小平平反。

1月13日,陳子明兄妹在天安門廣場紀念碑下的木板牆上貼出小字報《四五運動親歷記》,其中提出為四五運動平反,為鄧小平平反並恢復一切職務,陳子明這篇小字報還提出了徹底否定文革和實行體制改革的主張。

1月7日,上海的倪育賢在鬧市區貼出兩首長詩《清明憤》和《小平引》,呼籲為四五運動平反,為鄧小平平反,引來大量群眾圍觀和抄錄。

就在這段時間,遼寧的旅大市委門前也出現過要求鄧小平復出的大字報。

以上這些事件,陳子明在《歷史大視野中的四五運動》長文裡都有記載。這些事件的主角都是平民子弟。沒有高幹子弟。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編造了一個高幹子弟田源充當這樣的角色是違背歷史真實的。因為真正的藝術虛構也不能違背歷史真實。按照恩格斯,現實主義的文學藝術創作,除了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的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不算藝術虛構,這是篡改歷史。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編劇們的苦心,因為現在是紅二代掌權,編劇們想方設法討好紅二代,製造出紅二代們天生具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神話,所以才偷樑換柱,把當年那些有膽識的行為算在高幹子弟名下。再有,當年做出那些有膽識行為的人,後來基本上都被當局打入另冊,至今仍受打壓。這也是現在的編劇們要迴避要篡改的原因之一。

說來也是,文革最大的禍害就是鋪天蓋地的以言論治罪,像文革這樣的災難之所以能在中國發生,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中國沒有言論自由。然而直到文革結束近四十年後的今天,中國還沒有獲得言論自由。這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扼腕不已。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新聞
聽過「張獻忠滅四川和湖廣填四川」嗎?
俄羅斯試圖加強同篡改歷史行為鬥爭
瑪丹娜新片被指篡改歷史
飛星:共產黨如何篡改歷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