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激 努力脫貧
【大紀元2014年08月02日訊】●阿霞,35歲,2010年從中國來美,2012年以「二胎政庇」留下,現在老二也已經3歲,來年就可以上PK-3了。
出國前,阿霞在國內接受過高等教育,簡單的英文對話都沒問題;而且有一份穩定工作,收入也不錯,屬於中產。來美後,「這幾年,生孩子、奶孩子、帶孩子全靠我一個人,先生甚麼都幫不上,其實他也沒時間幫我。」她也沒有時間去打工、接觸社會。
每個月,她都有資格領取糧食券,但她說:「我打心裏覺得拿糧食券不舒服,每次領取或使用,都像自己被貼了標籤一樣。不知道是我的心理問題,還是認知問題?」
楊醫生回覆:
美國原則上講是一個自由資本主義社會,但是她又有很強的社會主義色彩以及源於宗教的慈善主義情懷。這裡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環境讓富於創造、勤於奮鬥的人們有無限的發展和發財的空間。同時,出於人道和慈善的傳統,以及對社會穩定的考量,政府通過稅收來救濟存在短期或長期生活困難的人群。
從中國來到美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背景。對那些沒有父母和企業背景的人來講,早期面臨的生活困難是可想而知的。記得我剛來美國時只有很少的積蓄,沒有工作,沒有收入。 雖然沒有領糧食卷,但是一個月9 元錢的醫療保險還是享受過的。那時還常去GOODWILL (由捐贈物資廉價出售的連鎖商店)買生活用品。一件10塊錢買的西裝竟然也穿了好幾年。
的確,從一個在中國有穩定和體面工作的人變成一個在美國靠領糧食卷度日是一個很大的落差,心理上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我想,作為一個被美國社會接納和幫助的中國人,首先我們應該心存感激。 畢竟我們還沒有對這個國家作過任何貢獻,畢竟我們在這個國家得到了在自己祖國都沒有得到的人權保護。
其次,我們也應該有一些壓力,因為你畢竟是一個有文化、有能力,身體康健的人。孩子也大了一些,可以計劃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中國人講有志者事盡成,在美國更是如此。這不僅是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也是回饋社會,幫助那些曾經和你一樣需要幫助的人。最重要的是它會給你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與社會的互動。
記得有人對我說:六四綠卡害了一批中國學生,因為他們突然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同樣,美國政府的生活補貼是幫助貧窮和老弱病殘免強維持生活的,遠遠不是你移民美國所追求的目標。對於那些生活無憂,甚至開著奔馳車還繼續領取政府補貼的人,我不知道該怎麼說了。阿霞女士,謝謝你的來信,請繼續保持聯繫,讓我們分享你在美國的生活體驗。
◆ 楊景端醫生是美國托馬斯傑費遜大學精神健康和行為醫學臨床教授,健康之道心身醫學中心主任,在曼哈頓、費城、新澤西和 Bryn Mawr 開診。免費電話:866-437-3826;來信請至:ny@tvsmo.com。
(責任編輯: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