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取代教完 台偏鄉國小零補救
【大紀元8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9日電)台東縣卑南鄉溫泉國小4年前嘗試改變英語教學模式,以「教會」取代「教完」,結果所有學生都通過了補救教學門檻。
溫泉國小校長吳正成說,台東學生PR值全國最低,許多孩子國小畢業,學了4年英文,26個字母都寫不全。於是他4年前北上求救兵,獲得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大力協助,以一套嶄新的教學模式,挑選台東偏鄉7所學校作實驗。
陳超明說,傳統國小教學都在追趕進度,把真正的「學習」轉化為家庭作業,交給安親班和父母親,偏鄉家庭卻沒有這些條件。因此他設計出一套以能力指標為主的學習模式,把國小8冊課程直接砍半,只教前4冊,且課程有一半時間做練習,不再出回家功課。
陳超明說,教育部課綱要求國小學生認識300個英文單字,但其實國中課本只用120單字的範圍在編寫,因此小學生只要學會120字即可,更重要的是促發學習動機,能夠樂在學習、主動學習。
經過3年實驗,雖然比別人少上了4冊、少學了180個單字,但檢測學生能力,卻和都市區的學生差不多,溫泉國小更是所有學生,都通過了補救教學門檻,讓老師、家長都感到驚奇。
學生除了能力達標,學習興趣也大增,吳正成說,參與計畫的綠島國小,學生現在看到外國觀光客,都會死纏著不放,用開朗的聲音練習英文會話。
「就像會騎腳踏車,不一定要懂得齒輪、鍊條運作的原理。」陳超明說,英語其實是「能力」,但台灣都把英語當成「知識」在教,好像要把所有人都培養成英語系教授,許多學生跟不上進度,早早放棄學習。
陳超明等人,現在要將這套「教會」取代「教完」的模式,進一步推展到國中階段,並訂下一個目標,便是3年後國中教育會考「零待加強」。
這項計畫獲得台東縣政府大力支持,陳超明說,希望透過台東經驗,挑戰台灣的「教育方法論」,讓十二年國教從「課程指標」,轉變為「能力指標」,教學生真正帶得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