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身邊的植物靜悄悄,但它們也會「說話」,只是說話的方式和內容,人類所了解的還是知之甚少。其實,世間的萬物皆有靈。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一些植物其實也有自己的獨特「語言」,會「彼此交談」,其過程便是以根須在分子層面溝通。
研究人員、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植物病理學、植物生理學及雜草科學專家吉姆•韋斯特伍德(Jim Westwood)教授表示:「這種新型的跨生物體溝通方式表明,有許多我們以前沒有意識到的事情正在發生。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植物之間會分享信息,下一個問題就是『它們究竟告訴了對方甚麼?』」
韋斯特伍德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他對寄生植物菟絲子(Dodder)與兩種宿主植物,即西紅柿與阿拉伯芥(Arabidopsis)進行研究,探討它們之間的關係。他發現,為了吸吮宿主的汁液和養分,菟絲子使用根狀的吸器,刺入宿主植物體內。
在此次研究之前,韋斯特伍德已經發現寄生植物和宿主植物會有核糖核酸(RNA)的交流。而RNA是生物分子大家族中的一個分類,它負責對DNA(脫氧核糖核酸)傳遞的信息進行編碼和解碼。
韋斯特伍德此次新研究對這種交流範圍進行擴展,並檢驗mRNA(信使RNA,是由DNA的一條鏈作為模板轉錄而來、攜帶遺傳信息、能指導蛋白合成的一類單鏈核糖核酸。)在細胞間傳遞信息時,告訴細胞所採取的行動,如應該將哪些蛋白質編碼,而mRNA非常脆弱易逝,因此要跨物種傳遞非常困難。
但韋斯特伍德的研究發現,在植物的寄生關係中,成千上萬的mRNA分子在兩種植物之間交換,使得這兩個物種可以自由交流。通過這種形式的交換,寄生植物可以讓宿主植物降低防禦,從而使寄生植物能夠更容易的侵入它們,並從中吸取養分。
韋斯特伍德教授希望能更準確發現mRNA所「說」的內容。
研究有助於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韋斯特伍德的研究發現還有助於檢驗其他生物,比如細菌和真菌,是否也用類似的方式交換信息,從而有助於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謝菲爾德大學教授朱莉•斯科爾斯(Julie Scholes)沒有參加這項研究,她說:「寄生植物,比如獨腳金(Witchweed)和肉蓯蓉(Broomrape),對豆類等農作物來說,是一個嚴重問題,但這些農作物卻是非洲等貧困地區極其需要的。」
斯科爾斯補充說:「此外,科學家還可以利用韋斯特伍德的發現,研究出能夠對抗寄生蟲的辦法。」
韋斯特伍德則說:「這一發現的最大妙處在於mRNA可能成為寄生蟲的致命弱點。很令人興奮,因為這項新發現還有許多潛在意義。」
植物的「說話」方式有多種
美國雜誌《連線》(Wired)今年1月曾報導,生態學家卡爾班(Richard Karban)發現長在一個斜坡上的山艾樹會用語言互相溝通。在學習了這種語言後,卡爾班竟聽懂了它們之間的「談話」。
卡爾班曾經做過大量研究來探究植物是否會發出、收受和詮釋信號。他的48項研究中,有40項成功偵測到植物發出的信號,發現植物在面對攻擊時,會使用它們的化學武器或其它防禦機製作為回應。
西澳大利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s Centre for Evolutionary Biology)的研究人員賈莉亞諾博士(Dr. Monica Gagliano)的研究也顯示,羅勒若種在辣椒旁邊會長得比較好,而種在茴香旁邊則長得比較差。她說:「植物似乎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同時它們會對特定頻率產生反應。」
賈莉亞諾發現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根部會發出一種卡嗒卡嗒的聲響。這種聲響可通過高度敏感的激光麥克風偵測出來。
植物甚至可以在發芽前溝通它們的成長速度。賈莉亞諾說:「它們不能在發現自己不喜歡自己的鄰居後,連根拔起逃掉,但是它們可以快速生長,以追上它們不喜歡的鄰居。」 這意味著沒有大腦的植物也會發出、收受和詮釋信號。
德累斯頓的生物物理學家赫伯特•魏澤表示,植物可以通過聲音和能量來傳遞信息 。例如,一旦槐樹的葉子被羚羊或長頸鹿啃得差不多時,不僅這棵槐樹,周圍的槐樹也像接到命令似地開始分泌毒物;森林裡,如果有一棵橡樹被伐或病死,周圍的橡樹就會全體總動員,結出更多的種子和果實。
杉樹地下的通訊網絡
杉樹林中的樹木是網絡化的,它們處於一種非常複雜的網絡之中,由真菌的菌絲連接在一起。菌根真菌在杉樹林中連接所有的樹。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森林學系蘇珊•西馬德(Suzanne Simard)教授對此進行研究,她向一棵杉樹注射了放射性碳同位素,然後用蓋革計數器和其他儀器追尋這些碳的蹤跡。
西馬德的研究發現,所有的樹相互聯繫著,它們用這個網絡傳遞信息,比如說昆蟲攻擊的警告。它們還用這個網絡傳送營養給它們的後代。它們能像動物一樣認出它們的後代。
研究還發現,它們甚至用這個網絡與其他樹種,比如樺樹進行營養品貿易。隨著季節的變化杉樹會在某個季節把多餘的碳、糖送給樺樹,到某個季節後再收回來,通過地下的交易,有一套完整的經濟活動在進行。
植物具有「感官知覺」功能
人類一直自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靈」,有思考能力和感情,懂得喜怒哀樂還能發明創造。其他的生物,特別是植物,一直被認為是沒有感官智慧的較低等生物。事實真是如此嗎?
科學測定已經證明,植物也有語言,有情緒,有喜怒哀樂。當折其枝條時,它會釋出憤怒的波;奏樂、澆水時,它會發出和悅的波。
彼得•湯普金斯(Peter Tompkins)、克斯托夫•伯德(Christopher Bird)所著《植物的特異功能》一書中說,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測謊儀專家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對25種不同的植物進行試驗後,提出植物具有「超感官知覺」的功能,曾給科學界帶來爆炸性的啟示。
巴克斯特的試驗認為,植物有「記憶」、有感應,有對環境作出反應的超人能力。橡樹在伐木工人到來時會自行爆炸,胡蘿蔔在田里生長中見到兔子時會驚顫不已。狀似棕櫚的龍舌蘭,在電流計上試驗出,它能反應試驗人的心理感情,甚至追蹤其主人的每天安危和喜怒。
邁克爾•波倫(Michael Pollan)今年在美國公共電台國際(PRI)《科學星期五》1月3日的節目中談到,植物有比我們還多的感覺,它們有15到20種不同的感覺。「我們剛發現它們能聽,這是個很新的東西。如果你對一棵沒有受到毛蟲攻擊的樹播放毛蟲吃樹葉的聲音,它就將開始武裝自己,生產防禦性化學物質……它們能感知重力,它們能感知體積, 它們能感知水、毒素、鹽。體積,我的意思是,你知道,感知在它們地裡的物體並做出反應。」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