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隨著鏡頭穿過綠地  前方一片黑壓壓的 看清楚後…讓人張大嘴巴合不上

鄭孝祺

看更多文章…

動物有情感 專家能聽懂企鵝6種呼叫語音

【大紀元2014年08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通過觀察圈養企鵝的行為舉止,科學家發現,非洲企鵝通過6種不同的叫聲,表達出飢餓、孤獨、高興和憤怒等情感。

據英國《衛報》報導,意大利都靈大學研究人員對非洲企鵝(jackass penguin,因為它們的叫聲像驢子,也被稱作公驢企鵝)的叫聲進行研究和觀察,發現有6種代表不同含義的叫聲,其中4種來自成年企鵝,另外2種分別是少年企鵝和幼年企鵝發出的乞食叫聲。

研究小組在不連續的104天內,對都靈動物園Zoom Torino內的48隻非洲企鵝進行同步錄像和錄音,其中包括15隻雄性企鵝、17隻雌性企鵝、8隻3到12個月的少年企鵝,以及8隻剛出生的小企鵝。然後,他們對比錄音與企鵝行為的錄像,利用其它技術,包括光譜儀目視檢查,通過統計和量化,得出這一研究結果。這項研究發表在醫學期刊《Plos One》上。

6種代表不同含義的企鵝叫聲

研究發現,成年企鵝在和群體或配偶分散時,會發出短促的單一叫聲,研究人員稱其為「聯絡」信號。在發出這類叫聲時,企鵝站立著,嘴半張,脖子儘量伸長。

在打鬥或對抗時,成年企鵝發出「血脈僨張的呼叫」,和「聯絡呼叫」類似,也是短促單一的聲音,同時,企鵝也是站立,向打鬥的對方伸長脖子。

在繁殖季節,單個企鵝會發出「欣喜若狂的」叫聲,這是企鵝最響亮、最長的叫聲。這時,企鵝脖子和嘴朝上,翅膀水平放置。

雌雄2隻企鵝在一起時,會共同演奏「互惠二重奏」。這個呼叫以脈衝的叫聲開始,以低調諧波結構結束。 同時,企鵝身體呈水平狀,頸部儘可能伸展,嘴巴大開。

研究稱,對少年和幼年企鵝來說,發出的則是和飢餓相關的乞食聲。該研究主導者、利維奧·法瓦羅(Livio Favaro)博士表示,有2種和飢餓相關的叫聲,一種是在巢中哺乳的幼小企鵝,會發出一種短促的吱吱叫聲,向企鵝爸媽乞求食物;另一種是已經離巢的少年企鵝發出的「乞討的呻吟」。

少年企鵝發出的「乞討的呻吟」有清晰的諧波結構,持續時間短,但會發出1到10聲呼叫,一旦獲得食物,就停止呼叫。在呼叫時,企鵝的頭會快速橫向擺動。

巢中的小企鵝飢餓時,發出的呼叫只有0.36秒,但它會長達幾分鐘的呼叫,直到被餵食。這是一種高亢的呼叫。

首次用音頻視頻分析鳴禽呼叫含義

「研究企鵝之間的呼叫溝通,可以讓我們瞭解此物種生物學許多不同方面,」法瓦羅說, 「企鵝相比鳴禽類,擁有不太複雜的發聲機制,但他們在鳴叫聲的信息編碼上非常複雜。」

研究人員在《Plos One》期刊說,非洲企鵝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鳴禽類海鳥。但是,現在對它們聲音的描述很有限。「這是第一次,我們對某一物種的行為進行音頻和視頻的錄製,以詳細描述它們發出聲音所代表的含義。」

「事實上,從禽類動物的叫聲中,有可能得到其性別、年齡、行為狀態,及與周圍其他動物關係的信息。」研究人員說。

這類企鵝原產於南非和納米比亞海岸,它們發出的驢叫聲,就是那種表示欣喜若狂的聲音。因為這類企鵝的數量一直在下降,201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歸類到瀕臨滅絕物種。

動物也有情感

關於動物的思想情感問題,科學界始終存在很大爭議。不過,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動物的確具有諸如幸福、悲傷、憤怒,甚至愛和困窘等高級情感。

加拿大圭爾夫大學伊恩‧鄧肯(Ian Duncan)博士研究「動物語言學」長達30年之久。他進行此類研究旨在希望問詢動物是否對居住條件感到滿意,是否得到很好的護理。每種動物的對待方法都不相同,但是動物們能夠對此做出選擇和答覆。

生物學家喬伊斯‧普爾(Joyce Poole)研究肯尼亞大象20多年,她見過發生在大象之間的許許多多奇異行為,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們之間熱烈而歡快的「問候禮」。有一次, 她看到50多頭大象重逢,它們歡快地高聲鳴叫,瘋狂地拍打耳朵,相互繞著轉圈,所有成員一起發出巨大的隆隆聲和吼叫聲。

不過另外一方面,專業訓犬員傑勒則表示,「我很高興科學終於開始認識到動物有情感了,但是我們還不能像對待人類那樣對待它們。」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