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9日電)行政院今天公布教育部長人選,即將接棒的吳思華,面對十二年國教升學制度調整、大專轉型退場、學雜費爭議,以及與前部長蔣偉寧下台相關的量化研究爭議等,個個複雜棘手。
十二年國教今年8月正式上路,但各升學管道,至今已大致跑完一輪,衍生許多爭議;包括一次免試入學的超額比序,部分升學激烈的就學區,家長抗議聲浪一波又一波;明年制度是否會調整,例如改成會考、特招「兩試合一」,或修法改為「先特後免」,即先特招後免試,備受各界關注。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表示,吳思華是高教體系出身,難免讓人擔心能否處理國教難題;教育部長沒有「蜜月期」,希望吳思華能夠多傾聽家長聲音,不要與民意脫節。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指出,十二年國教跑過一輪後,有些制度已有修正的必要;例如特招考試,今年有7個招生區舉辦,明年卻可能只有基北區、中投區舉辦,是否該為少數人再調整政策,有待吳思華的智慧。
除了十二年國教,高等教育也有一些議題仍懸而未決,尤其是學費政策,近年屢屢成為街頭和立法院的辯論焦點,「自由化」和「公共化」路線之爭,至今無法妥協。吳思華在政大校長任內,就曾調整學費,引起不少爭議,上任教育部長後,是否會延續前任蔣偉寧未竟的「常態學雜費調整機制」,或是另起爐灶,值得觀察。
與前任部長蔣偉寧辭職相關的論文量化爭議,科技部正著手檢討相關評鑑、升等、獎勵制度。吳思華今天受訪表示,將密切配合科技部,調整現有制度的弊病,也希望藉此機會,引導學者著重與社會民生相關的研究。
另外像是大學兼任助理納勞健保、公教退休教師轉任私校領雙薪、以及少子女化導致的大專退場轉型,伴隨而來的教職員減薪欠薪失業問題等,都是蔣偉寧任內來不及解決的難題。
教育議題牽涉範圍廣大,各方團體意見紛歧,教育部長需要良好的協調整合能力。馬政府歷來任命的部長如鄭瑞成、蔣偉寧,上任前也都以溝通著稱,吳思華是管理學者出身,對於溝通也相當有自信。
吳思華說,就管理學而言,遇到問題要理性冷靜分析,去理解每一個人的想法,找到解決的方向。他希望在教育部長任內,運用專業,為複雜的教育議題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