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出現在網膜中央部位的退化,視覺上常會漸次出現視物變形、放大或縮小,最後造成視力喪失。一名高中生整天滑手機、盯著螢幕,因視力模糊就醫檢查,發現黃斑部嚴重出血,確診為溼性黃斑部病變,必須注射抗血管新生抑制劑,來挽救視力。
林口長庚眼科部副主任賴旗俊表示,目前眼科醫界普遍認為,治療黃斑部病變的第一線療法,是透過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抑制劑,直接作用在黃斑部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受體,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長、減少視網膜積液滲漏,且不會傷害到周邊正常組織,是目前唯一可以改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療法。
2014(103)年8月開始,健保給付可用於治療黃斑部病變的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除了可抑制血管生長因子VWGF-A,還可抑制PIGF(胎盤生長因子),對於復發及頑固型的黃斑部病變患者,可明顯改善視力狀況。且由於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生物活性較佳,維持期只要兩個月注射一次,便可迅速改善病患症狀。
新型的活性較佳,因此可減少施打的針數,對於懼怕打針或是需持續施打的患者來說,無疑提供一個新的治療選項。
賴旗俊表示,黃斑部病變已有年輕化趨勢,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並做好防晒措施,降低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民眾白天外出時,務必戴寬帽緣的帽子及可防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責任編輯: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