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大腸息肉年輕化 患者當心罹癌

人氣: 1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1日電)一家健診中心今天分析近4年健檢資料指出,不僅大腸癌檢出率上升,大腸息肉患者亦有年輕化,有症狀才做檢查,常常晚一步。

哈佛健診中心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納祖德表示,「我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大腸癌」、「不菸不酒應該沒問題」這些想法,不切實際,因為大腸鏡檢出異常或病變的個案,雖然以於50歲到60歲的個案居多數,30歲到40歲卻愈來愈多。

2010年到2013年在哈佛健檢的3000多筆大腸鏡與乙狀結腸鏡檢測報告中,腸道異常比例有上升趨勢,2010年約為8成,至2013年則超過95%,異常且有息肉者,2010年約為18%,至2013年近倍數成長,約為34%,成長比例驚人。

進一步分析患有息肉的個案,2010年49歲(含)以下個案約占5成,到了2013年上升達到63%,顯然有年輕化的趨勢。

納祖德指出,腸道異常包含痔瘡、發炎、息肉等情況,息肉需視類型判斷是否可能轉為大腸癌,不一定都需要切除,如果是腺性息肉,最好盡速切除,以防轉變為大腸癌,若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更需小心預防。

他說,因為飲食西化,高油、紅肉、加工食物攝取增加,以及現代人常見混亂作息,包含熬夜、三餐不固定、運動不足等原因,青壯年埋下致癌因子,可能由於細胞較年輕活躍的關係,腺性息肉、癌前病變的進程比長者快,是一大隱憂。

納祖德曾診治1名患者4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患者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沒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卻自恃年輕,平常沒有明顯症狀,就疏忽篩檢的重要性。

大腸癌連續6年都是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納祖德說,如果在零期發現,患者現5年存活率為86%,到了4期後即剩12%,不只存活率急降,後期可能會在腹部造口做人工肛門,對身體與心理造成影響。

大腸癌篩檢工具包括糞便潛血、大腸鏡、乙狀結腸鏡,由於糞便潛血有偽陰性、乙狀結腸鏡只到腸道前60公分,納祖德認為,最好採用可全腸道檢測的大腸鏡,一旦發現增生性息肉,不論是否切除,都要1到2年檢查追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