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緬甸 台商著眼長遠布局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仰光特稿)雖然緬甸電力不足、基礎建設還趕不上開放腳步,明年大選對政局的穩定仍有不確定因素,但不少看好緬甸潛力的台商已著手布局,預計以2到3年時間評估設廠。
緬甸台商總會會長曾春雲告訴中央社,緬甸開放3年多來,到緬甸考察的台商「如過江之鯽」,但以貿易商居多、實際投資設廠的製造商少,主要原因還是土地貴、水電與基礎設施不足,大選也是個不確定因素。
不過,曾春雲說,緬甸工資便宜,且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經濟共同體明年底將正式形成,許多台商對此有相當期待,認為緬甸是可以長期布局的市場,都積極來緬甸考察。
因看好未來商機,緬甸台商總會會員也增加不少,從過去80幾名增加到目前的150多名。由於政治氣氛開放,緬甸台商總會近來才從原本的緬甸台商愛心聯誼會正式更名。
緬甸基層勞工月薪約120美元,在東協國家中勞力成本相對低廉。不過,白領員工起薪400美元,而會中文等外語的人才要求起薪1000美元。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去年11月在仰光設立台灣貿易中心,今年已有超過500名台商到緬甸考察,行業遍及製鞋、印刷、金融、光電、手機等業者。
緬甸2011年展開政治改革後,對外關係走向正常化,與台灣經貿往來這幾年也升溫不少,2013年台緬雙邊貿易額達2.82億美元,在東協國家中排名第8,其中,台灣對緬甸出口較前一年成長23.2%。
仰光台灣貿易中心主任葉人誠指出,目前對投資緬甸最積極的台商是成衣、製鞋業者,因為對電力要求相對沒那麼嚴苛,但電子業對電力、物流等基礎建設要求較高,評估設廠可能還要2到3年。
緬甸鎖國超過半個世紀,2011年開放後修訂投資相關法令,但目前許多規範僅有大原則,其餘細節仍根據國家發展腳步還在調整增訂,其中也包括廢料處理的環保項目。
為解決土地太貴的問題,緬甸與日本合作開發仰光市郊的迪拉瓦經濟特區(Thilawa),共2400公頃土地,讓投資廠商可以取得價格較合理的土地,工業區正在尋求解決水電不足的問題,另外也計劃擴建仰光國際機場。
雖然實際投資緬甸的台商還不多,但不少人積極考察研究,等待適當時機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