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東海南海緊張 中美關係惡化
【大紀元2014年0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在亞洲的東海與南海上,散落著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岩石島嶼、小島、沙洲、暗礁和岩礁,它們看上去雖不起眼,但卻可能足以引發中美數十年來關係的惡化,令人擔憂。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中共軍事崛起後,對這些無人居住的岩石、珊瑚礁和沙洲的主權主張日益強勢,這可能與聲稱具有這些群島主權的日本、越南、菲律賓三個鄰國發生衝突。美國與這三個國家具有同盟關係,在它們受到攻擊的情況下,為了保護它們可能會被迫捲入紛爭。
中共強勢讓中美關係緊張
由於中共和越南的船隻在爭議性海域互相猛撞,又和日本的戰鬥機在亞洲爭議性的天空上較量,使得軍事升級的風險越來越大。更有甚者,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對峙,會破壞雙方在全球重要議題的合作;這些議題包括中東、氣候變化和核擴散。
美國務卿凱瑞(John F. Kerry)和財政部部長李烏(Jack Lew)近日訪問北京,出席第六次的年度戰略與經濟對話。近來華盛頓一直把重心放在伊拉克、敘利亞、烏克蘭和俄羅斯上,但有人說中美關係正面臨著自尼克森總統1972年赴中國以來最嚴重的僵局。
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副教授陸伯彬(Robert Ross)表示:「現在的中美關係是兩國關係正常化以來最糟的,今日的東亞情況也是冷戰結束以來最不穩定的。」
美重返亞洲圍堵中共
奧巴馬政府的「再平衡」或「重返亞洲」外交政策,已被廣泛認為是意圖圍堵中共的崛起。
美國努力加強與區域國家越南的關係,安撫緊張的日本和菲律賓等亞洲盟國,並表示隨時準備為他們提供軍事防衛。此舉讓中共認為美國一直鼓勵中共的鄰國積極伸張其領土主權。
中共軍方副總參謀長孫建國(海軍上將)受訪時表示:「很顯然雙方存有爭議,但美國偏袒另一邊,這是不公平的。」
但在華盛頓,「中共企圖藉由軍事威脅來伸張領土主權,最後想把美國趕出亞洲。」的說法已深入人心。
中共強勢宣稱主權
過去中美之間發生過更強烈的危機,包括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事件,但都不像這次的根本和結構性改變。
去年十一月,中共宣佈東海防空識別區,納入日本所管理的島嶼,令鄰國寢食不安。
今年三月,菲律賓船隻在爭議性的仁愛礁實施部隊補給,中共海監總隊試圖阻止。兩個月後,中共在越南海岸具爭議性的海域建構價值10億美元的深海鑽油平台,它還在南海構築人工島礁,意圖強化主權的立場。
中共表示歷史上南海一大片海域均屬於中國。去年中共努力促進與鄰國的合作發展關係,但近期它的強勢態度令專家感到困惑。
一些人認為,習近平可能視外部的威脅可以用來引導內部包括軍事上艱難的改革;也有人認為,中共只是露出獠牙,想建立一個新的亞洲秩序,讓大家知道它才是這個區域的主要角色,而不是美國。
大多數人都同意,中共的強勢有一部分是因為它現在擁有現代化的遠洋海軍和專業的海監總隊。
美國拉攏盟邦中共回嗆
不管什麼原因,中共的崛起已讓美國在既要維持對盟邦的承諾,又要與中共維持建設性關係之間陷於困境。近幾個月來,它似乎顯現重視對盟邦的關係,派遣B-52轟炸機越過中共的防空識別區,並威脅中共如果擴展南海的防空區域,美國則會重新評估其在亞洲的軍事態勢。
今年四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刻意排除中共,訪問了美國的盟友日本、韓國和菲律賓。在日本,他是第一位美國總統明確表示美日共同防衛條款包含日本所管理的島嶼。在菲律賓,他簽署了一份新的十年防衛協定。
北京對此適時表達了反對的立場。美國國防部長海格(Chuck Hagel)暗批中共五月份主張其領土主權是「恐嚇、脅迫與武力威脅」之舉,並警告「美國對國際秩序的基本原則受到挑戰不會視而不見」。對此中共軍方副總參謀長王冠中認為,海格言之「過分」,是一種「霸權、煽動、威脅和恐嚇的心態」。
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認為,兩國之間直言不諱是有益的。
美國不應當紙老虎
有的評論認為,美國應更加強勢,藉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的貿易協議加強與亞洲緊密的經濟聯繫,並與中共強化雙邊投資條約。
此外,中共官員也覺得美國的態度前後不一,缺乏決斷,助長了中共的冒進心理。他們覺得美國政府不願意懲罰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又未能阻止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證明它是一隻「紙老虎」。一位定期與中共官員接觸的前美國中情局分析師表示:「他們認為奧巴馬根本是既軟弱又冷漠。」
但是他又認為,北京如果低估美國捍衛亞太的決心,那就錯了。「美國是一個沉睡的巨人」,「如果你一直猛戳我們,我們是會動起來的」。
無論哪種方式,外交政策專家同意:雙方的關係是值得更加關注的。大家認為國務卿凱瑞對中東地區比較感興趣,而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E. Rice)迄今尚未造訪北京,因此在華盛頓看不見更高層的對中政策。同時,儘管奧巴馬將參加北京十一月的亞太峰會,但是去年與習近平在加州「陽光之鄉峰會」後,奧巴馬拒絕回訪中國,也「激怒」了中共。
有了十一月份的訪問,再加上近日舉行的「戰略與經濟對話」,奧巴馬政府至少有機會專注於處理外交政策面臨的嚴重挑戰,而參加峰會可以讓奧巴馬關注這個問題。
(責任編輯:張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