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之飛:索易漫筆(二)

孟之飛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7月13日訊】在上一章裡某曾就索易的一些思想與感觸寥記於世,乍一看來那文章彷彿有些深度,但究其實質而言卻並未涉及深透,易學中一些最真正需要面世的東西並未向人們訴透。當是時是為心神不寧,卻難以作得此類深度文章,更為各方時機不宜,所以未敢捉筆。而今卻趁了這五一假期時間,眾人皆閒我獨忙,於若干嘈雜之外而可以專心漸漸記事之。

  易學中真正最需要面世的東西是甚麼呢?我想首先卻應是它的卜筮之法,如此方才可以讓世人「玩易」而懂易,融「玩」與「學」於一體而「敬」易,由是真正全面體會中華哲思之大道,從而真正悟透中華文化精髓。

  《周易》系辭上傳(zhuan,「篇」之意)解述的,主要就是占筮的理與法,下傳解述的主要是易學的史事與道。在上傳的第九章裡言道: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像四時,歸奇以扐(音li)以像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這段說的就是占卦的具體方法,釋意為白話(南懷謹/徐芹庭譯著)則為:大演天地之數以卜筮,是用五十根蓍草,(無則用竹代之,一加至十減五行為五十。)其用唯四十九根而已。(留一不用,放回袋中以像太極。)任意分作兩堆以像兩儀,從右手堆中取一根掛於左手小指無名指間以像三才,以四根四根分之以像四時運行,先以右手取左邊的蓍草,以四根四根數之,將其餘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持於無名指與中指間,以像農曆的三年一潤,再以左手取右手堆的蓍草用四四分之,將其餘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掛於中指與食指間以象徵農曆的五年兩潤。如是將掛於左手的著草取出,非五即九,即成一變,是謂再扐而後掛。復將左右堆之蓍草(非四十即四十四)合之再順「分二象兩」至「再扐後掛」之序行之,將掛於左手指之數(非四即八)取出。是第二變。再合左右堆之蓍草合之,再順前面的次序,復將掛於左手的著草取出(非四即八),是謂第三變。復將左右堆之蓍草合之,如三十六根則為老陽記以「□」,卅二根為少陰,記以「――」,廿八為少陽,記以「-」,廿四為老陰,記以「×」。由是三變成一爻,十八變即成一卦。占法則以老陰老陽為斷,無則以卦辭為斷。

  二位先生之白話譯辭句逗或稍有誤外,還是相當詳適準確地說清了占筮的方法,而某於其中有一些體悟,一併敘於此。首先是工具物件問題,要用甚麼好呢?這裡的關鍵可能應是占筮之物的「通靈」要求為關鍵,當然蓍草為佳,竹枝次之,另外,如果玉及龜甲能琢成細棍兒,應當也是可以的,只是蓍草竹枝更易普及罷了,黃金白銀之類的金屬是不行的。其次是數理程式問題,有些人或者認為這樣的推算是否過於繁雜,從道理上講也就是六次一二陰陽之辯而已,用別的更簡潔的方式,譬如擲硬幣來定陰陽,六下,不也成一卦了麼?我的回答說:不行的!如果你認為如此可以,那麼你可以獨自立教,而不能用了易學來推演。既然用了先祖伏羲及文王的易學,就得按照他們定下的方式進行,即使「宇宙級別的特殊材料」也不可以例外。再次是推理定性問題,由今推來,從初爻始至終爻,以五爻及終爻定性;由今推往,從終爻始至初爻,由二爻及初爻定性。另外以老陰老陽爻為大肯定性,少陰少陽爻多不確定性,凡佔得少陰少陽爻為主爻終爻之卦,及多為少陰少陽爻,則要反覆觀摩體會相關總卦解、彖辭、爻辭、象辭才好,所以在行事的過程中對於卦爻的老少爻象也必得記錄好。

  其次易學中真正最需要面世的東西,我想應是易學內中自身所蘊藏的品性德學教誨。夫古聖人之創易,雖然教諭世人占卜探像作事是手段,但不為目的,不是其最本衷處。聖人創易之目的卻是通過占卜而找求解決某事的方法,進而達到太平天下之目的。太平天下,這也僅僅是為「表」而不為「裡」。易學之創立,最關鍵初衷處卻是為了教示人們在對宇宙陰陽萬象世界有了系統覺識之後,頓生無限敬畏謙誠審慎之心神態度,由是在品性上大居下而能夠承載萬物生生不息之內動力以前驅發展,這便是「裡」,由是而表裡合一,達至聖人所費盡一切心機所欲解決的終極問題——人類世界的生存與發展,這同樣也是現今人類世界的終極問題,它只有首先從人的品性處著手立德,讓人具有無限敬畏謙誠審慎之大德,才能讓人類以厚德載物承道以前驅。而解決事物的方式方法,相對於這個角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認為是「形而下」的東西了,是一些具體操作上的東東。並且其實現的方法絕對也是多樣的,所以,易學的占筮功能是應位居其教諭功能之後的,想預知前後事,不僅僅可以通過占筮完成,也可以通過邏輯推演完成,也可以通過感知遙測而生念,方法不是唯一。易學的教諭功能,教人以處世立身,教人以察言觀行,教人以觀天洞地,教人以對應萬物,教人以化一參兩,教人以千萬變化……這才是最為關鍵之處。

  再次我們要理解聖人立易概念之精髓,是為「生生之為易」,「生存、生長、發展、變化、易動」等等,一切存在併發展著的敬含神靈的人類社會生靈世界,便是整個易學所要面對的全部,它是一個整體,並且是一個不斷發展著的,不斷往復著的東東,雖然由於時間的推移,每一天斗轉星移,日月東昇西落彷彿總是一樣,可今朝不是昨夕,明日更加美好,這便又是易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核心精髓之處,從這裡我們後人便可以獲得不懈前驅的動力以使整個人類(生靈)世界永存。所有的一切都只為索求且論證:生生之為易,追尋著一種變化發展中的人類文明永恆。這裡既有著一種社會循復的思想在其中,又有著一種發展變化的觀點在期中,與西方黑格爾邏輯之「否定之否定」發展思想有著相通性,但又有著不同,西方那一套是一個線性升降的觀點,適宜於探研,而易學則有著一種散漫大發展的社會進化情調。適宜於大修為之基礎。這裡是易學內所深深內蘊的社會循復發展思想,乍一看就像是人類社會在轉圈一樣,但從它最後兩卦「既濟」「未濟」卦來看,卻正是把人類社會生生不息的發展大道理囊括其中,以寓示著人類(生靈)世界的無窮限處,彷彿一組無限鏈接彼此上下相扣的圈,這一點中的社會邏輯用黑格爾學說中「否定之否定」概念可以得到很好解釋。然就在這裡就產生了一個最為關鍵而仿佛「無聊」的疑問:你(人/生靈世界)究竟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這個疑問目前的科學解釋還是非常蒼白無力的,只有一個非常哲理的「無賴」回答或可以讓人會心一笑,那句話且是:從來處來,往去處去!某嚐看過一些科幻書籍並於此處迷索過,並以此而探定:浩渺宇空的主體或不是實體世界,無形的一切「聲色熱磁光念力」等等無形世界才是宇宙之最為熙熙攘攘之處,物體大腦物理神經之於精神感受思想念力,或只為載體,而非其產生功能,於此,便有兩個界定:一是時間上的先後主客之分,二是行為上的主動與應受之分,以此明確究竟應當怎樣認識思想感念之意義。

  之後我們若要探研易學,則需要我們懂得其哲學思維之基石。在前文曾經說過,中華易學更多地從系統、辯證的思維角度去探索世界,這就是易學的哲學基石,這就要求他的後繼研究探索者觀測世界要更廣更全更深,而不能常常沉迷於西方邏輯觀點去論證萬物,這就要求人們首先從渾沌太極著手,由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生六十四卦,由是而萬物類像,自成大千世界。由是以一個完全的系統的世界參習陰陽之辯,衍生而成多維世界,萬千世界。不過,從古聖人立易至今,即便是周易也有三千餘年曆史,在這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而易」,許多事情雖然萬變不能離其宗,但又不再似得從前,社會現象與從前相比也是同理,整個世界與原來相比不知要紛繁複雜了許多倍,人類及社會生靈的生存生活節奏也要快了許多,所以某昔日「玩易」之時曾有思考,一二之辨之數理像結構或當論證於0一、二三之結構(參見拙文《談談數理邏輯》),由是按古聖賢之八八六四卦理法與結構,增加無形世界之卦象,由一而兩,而三,進而推演出九九八一卦式,以至無窮理像邏輯世界,是為九九疊加而成八十一卦,如此或可更真更細體現出現代大千世界來,但因種種原因,特別是那「偉大光榮正確」的「先鋒階級」之「先鋒隊」之「特色」折騰影響之下,終究沒有能夠做成,不知日後還能不能再有著這樣的機會。

  再後是對於中外先輩聖賢之學,是神靈加持的生成與人類心智的淨化提升,我們後人必當要要虔敬其精神,崇戀其真知善德,而不迷戀於格式與外形而使生靈世界的前行腳步緩行,這就要求我們在諸多學習探研其內涵真知之時,當以「萬變不離其宗」為要義,抓住其內核去思索一切大道大德,在這過程之中,先賢之學拘於當時社會生產狀況或諸多看法可能有誤之處,則亦應是我們後人應予之改正提升之處,而可以使人類整體的認知水平無限提升。如此過程,雖然有著逐步糾正擴展的意義,但卻沒有任何使當後人驕怠狂妄的地方,恰正相反,你恰當更加敬畏神靈,立於先祖聖德之肩頭而謹慎前行,才能生成加持,擴展自身認知,推進正常教化。很多人對人的「加持力」頗多神秘,不知如何形成,而今我卻與君可言:虔敬神靈聖賢先祖,便是之「加持力」生成的最為重要法則之一,另外還須有個人修煉。

  最後需要述說的是所有願意趨善之士於此類道學的學習與認識的問題,這彷彿是一個與大道修為相關性不大的事兒,緣由「只因為學修只屬個人緣法,而不相干於法道本身」,也就是說:你能不能懂得大道,領悟神旨,是因為你個人自身的性靈慧根與意志,與別人是無干的!這樣的觀點從純粹邏輯上來說是成立的,但這也正是如此類的觀點,缺少普渡與傳推的思想,由而使得中華道義幾千年的流傳常常難以與現實大社會相結合,由是而使它難以獲得大發展實現的支撐力,而漸顯衰微,從春秋百家思想到如今的一些「磚家」奇談,從這樣的思想「發展」歷程我們便能窺豹一斑。然究竟應當如何宏揚中華大道呢?這裡有著兩個層面的作為,第一我們必得要作好知識層面上的宣傳講解與普法宏法,有關的各類的真經道文,是需要正義向善的社會自身組織本身進行作為,進行教育傳授的,然而在中華奇葩時代裡不僅不能如此而為,恰恰相反還「梵經坑儒」,謊言洗腦,如此作為如何不讓仁人擊節,義士扼腕!第二在基於對大道大德知識理解掌握的基礎之上,還有修為修煉的領悟與頓開。這裡從某種意義上有著一種「為道日損」的含義,它是「懂」後之懂,達到整體的融匯與貫通,在大系統的基礎上產生(修成)加持的定義,由是道念或可以實現與物理的結合,直接通渡到大無形境界。當有一天,人們能夠自由地再從無形世界轉化到有形的世界,或許意味著又一個奇異世界的到來。

  探研中華哲學大道,自籠統易學為始,要從「道、德、仁、義、禮、智、信、法、度、利、政、兵」十二大哲學概念(體系/範疇)去理解世界,要從「勤(以修身)、儉(以養德)、誠(以務本)、信(以交友)、篤(以創業)、韌(以臨挫)、謙(以待人)、和(以處世)、正(以索道)」九字去修煉養習個人心性,淨化與升華自家的道德品行,萬萬不可如得當今一干人等,掛著羊頭賣著狗肉,圓著稀世之大謊言,幹著姦淫偷盜殺人越貨之大勾當,這不僅僅是戕害了別人,也將置自身於萬劫不復之地。

  而今孟之飛不自量力妄圖以自家的淺薄識見欲圖闡釋易學,思量重新把它全面地絡合起來在整個華夏文明社會甚而人類世界普演,如此而為,從一個角度而言是為易學,從更寬更系統的角度來說卻是指望能夠重新論證中華哲學文化系統,從一個系統的、更易於標識理解記憶悟會通幽的模式去把東方哲學思想之精髓普傳於世人,以可以使之推行於俗世眾生。尤其在而今中華的推行,尤其是在畸形謊言、道德淪喪苦難重重的地方,他的重新流傳與普及於世,將會把中華二千多年的專制集權思想鉗錮折疊起來,或可以作為引導炎黃兒女進向光明的大哲思之一而輝煌。自當東方思想如此「立正」之後,神州大地或將更有著一場大智慧地啟蒙與激發,從而使地球生靈與浩渺宇空通融。

  易學及中華文化的重修與推演流傳,將重新是一個標誌,或將喻示著一個時代的新生。

貴州銅仁孟之飛二0一四年七月六日午時終稿於黑松塘

相關新聞
孟之飛 : 有一種學問叫做無恥
孟之飛:清貧樂——道德說教文章
孟之飛:從大陸公考失公現象看執政黨用人本質
孟之飛 : 覺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