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示範區配貨貿 台聯:製造業恐大量出走
【大紀元2014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對於台灣民眾高度關注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台聯政策會主委許忠信30日表示,示範區開放中國農工產品原料入台,不僅免除眾多稅務,且產品加值逾35%即可掛名「MIT」,衝擊正統「MIT」產品;若再搭配兩岸貨貿協議、允許8千多項農工產品零關稅入台,而我國產品進入中國卻仍須繳商港服務費等,屆時台商一定到中國投資生產。
許忠信指出,示範區條例第42條規定,未准許輸入的中國物品,在示範區經加工成為依法得准許輸入的物品後,可輸往課稅區或保稅區外,即可合法進口原管制的830項中國農工產品進入台灣自經區,且省去了關稅、營業稅、貨物稅、推廣貿易服務費及商港服務費等稅務。
許忠信進一步解釋,中國原料進入示範區後,只要依「原產地規則」加值逾35%即可掛名MIT,不僅入台可免關稅,衝擊國內產品,對外也因原料成本較低,衝擊正統MIT商品,甚至恐因品質問題打壞MIT招牌;即使加值沒到35%,但因台灣對WTO會員國關稅本來就低,總平均僅約6%,因此即便繳了關稅,但仍省去一堆稅務,入台也會影響很大。
許忠信強調,若貨貿協議再通過、兩岸彼此都零關稅時,開放8千多項的中國農工產品進入示範區內,省去眾多的稅務;反觀台灣產品赴中卻只免掉關稅,其他稅務仍要繳納,「台商還願留在台灣生產嗎?一定都到中國投資生產。」◇
(責任編輯:芸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