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金車教育基金會3日公布「美學台灣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成青少年在填寫問卷前一個月,都沒有參加任何一場美學活動,甚至近七成的青少年講不出台灣藝術家的名字,還有學生將編舞家林懷民誤以為是畫家。
金車基金會活動督導羅先耘表示,調查顯示青少年最喜歡的美學活動是音樂、電影和繪畫;一般來說接觸多,喜愛程度就高,但文學類不然,有28.3%的受訪青少年常接觸文學作品,但只有16.5%喜愛文學。另外,青少年多從網路獲知美學活動占62.5%,有62.1%青年不參加美學活動的最主要原因是沒時間;除了課業所需,有69.3%的受訪者不會嘗試美學創作。
教育部將2014(103)年訂為「美感教育年」,並計畫5年內投入約新台幣42億經費大力推動。金車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說,教育部推動美學教育,但可惜的是台灣青少年缺少看見美的心,學校教育也不特別重視美學教育特有的感受力和創造力。
目前在新北市萬里區大坪國小任教的紀孟均老師表示,美學教育可以分成學校、家庭跟社會分為3個層面,以學校來說,家長還是重視成績,雖然現在變成十二年國教,卻依舊是變相的成績導向,藝文科變成入學的工具,學習藝文科目只是為了拿到好成績,缺少了美學的感動層面。
金車教育基金會在3、4月間針對全台灣16所中、小學學生進行「2014美學台灣——青少年美學問卷調查」,共回收1,685份有效問卷。◇
(責任編輯: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