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中共對台事務最高官員張志軍25日來台,總部在東京的《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報導,儘管中共官媒將這次訪問定調為「了解台灣社會」的行程,但太陽花學運將如影隨形地籠罩這次訪問。
蒂耶茲(Shannon Tiezzi)25日發表的文章寫到,中共官媒不怕羞地大肆吹噓這次訪問的歷史意義為「張的一小步,海岸兩岸的一大步」,將其重要性比喻為人類登陸月球。
然而,張這次儘量地避開台北都會區,此前包括台灣團結聯盟在內的團體已經表明抗議行動將如影隨形,抗議最激烈的地方可能是台北。《南華早報》報導,張希望藉此避開政治衝突。另外,國民黨擔心政治意外,最少1次延後了張的訪問計畫。
經歷3月的太陽花學運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張志軍會面的氣氛與2月時兩人在大陸會面時已大不相同。學運透露出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讓國民黨與中共措手不及。此後北京當局也試著調整兩岸關係的策略,以在台灣獲得最大的公眾支持。
張的行程刻意安排與學者、大學生、農漁民團體對談。蒂耶茲形容,這次會面被設計為象徵「中國大陸關心島內公眾的意見」,但北京有更具體的政治目的。「北京希望了解輿論如何在3月劇烈轉向,與不同的利益關係者會談就變成把原因找出來的必要步驟。這些會晤也代表北京希望超越以往與國民黨及企業人士接觸的傳統,透過與更多人接觸,擴大兩岸關係的支持基礎。」
英國廣播公司(BBC)英文版報導這次事件時,也分析到中共策略的轉變。分析認為,張沒有與總統馬英九會面絕對不是巧合,北京希望與馬切割,如此一來,反馬、反國民黨及台灣內部的政治就不會破壞兩岸協議及影響兩岸關係。
北京除了塑造「北京關注一般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應如何發展的想法」的形象,中共也試著與反對黨民進黨建立關係,如此一來,不論2016年總統大選哪一方當選,都可以持續發展關係。這是張與高雄市長陳菊會晤的原因。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