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壽命 台7成民眾未規劃長照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5日電)台灣面臨銀髮族海嘯;不過,根據「今周刊」今天公布的調查報告,40歲以上的民眾超過半數低估壽命,有7成未規劃長照費用。
台灣在25年內將由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政府長照服務法也預定在2018年上路。
「今周刊」與世新大學共同進行「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鎖定應開始準備退休生活的40歲以上民眾,呈現他們對老後生活的預期以及照護的需求。
這份調查是今年在全國22個縣市進行電話抽樣,樣本數1075份,今天公布結果。
調查顯示,民眾普遍低估自己壽命。根據內政部資料,2013年國民平均壽命男性為76.69歲,女性為83.25歲;不過,實際調查結果,男性5成、女性9成都低估,且有超過一半的人,還沒開始準備退休金。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認為,退休女性將面臨多重風險,他說,女性嚴重低估壽命,連現況需要的退休金都存不夠,遑論未來活更久,金錢花費高過預期。
對於老年生活最擔心的事,調查發現有6成民眾最擔心需要被人照顧。但問及:「你預期自己老後會有幾年喪失自理能力?」高達6成5拒絕回答或無法回答,可見多數民眾遠遠低估失能的嚴重性,若與性別交叉分析,女性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失能程度將高於男性。
另當失能發生時,各4成民眾認為會住在「安養機構」與「自己家」;有趣的是,若交叉分析,可發現越年輕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住在安養機構的比率較高,年齡越長越傾向住自宅。
而沒有能力負擔照護費用成了老年化後最頭痛的項目,超過6成民眾願意支付額外保費,贊成政府開辦長照保險。
不管民眾未來在何處養老,不可避免的都將面臨「誰來照顧我?」的問題,現在國內的照護者有20萬外勞與2萬名本國勞工,面對兩者的懸殊差距,超5成民眾認為應該提高國內看護比例。
受訪者都認為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普設安養機構,但台灣目前安養機構的入住率只有7成,仍有3成空床,代表台灣其實不缺安養機構。郭迺鋒認為,民眾真正想要的不是更多的安養機構,而是擁有品質保障的老後照顧。
「今周刊」指出,台灣老人長照福利將上路,長照服務仍面臨問題,首先是服務人力與模式都缺乏;例如,台灣的照護訓練共有9萬多名,但現在只有8000千名在居家服務。原因就在於薪水很低,年輕人再有服務的熱誠與理想也拚不過殘酷的現實。
政府的「長照十年計劃」一開始就有經費缺口,去年底缺口擴大到新台幣7.3億元。「今周刊」建議,政府發展長照資源,不能只靠稅收,一場大型的社會保險,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