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城市:正方形住宅的先驅
1958 Sky House
由四根立柱撐起浮在半空中的樓板,四周是猶如陽台的迴廊,以外側為木製擋雨板,內側裝上玻璃窗的方式,雙重防護室內空間。上方是貝殼形混凝土天花板,下方是一整片沒有梁柱的正方形空間(7.2×7.2m)。
菊竹三十歲那年打造出自宅「Sky House」。參考完工當時的雜誌報導,屋內擺置著餐桌、床等家具,顯然已經入住。
這棟住宅也是落實日後菊竹構思的「代謝派」(能夠新陳代謝的建築與都市)一個具體之作,也就是將廚房、浴室、洗手間等用得到水的設備予以單元化,形成移動式巨型家具,當這些單元老舊時,可隨時更新替換。菊竹將這些可隨時更換的單元,稱為「move-net」,也是他與居家設備廠商共同開發的產品。
(1)位於二樓的玄關是1970年代增建的部分,最裡面的牆上有鏡子。前方是流政之設計的石雕裝飾,東光園飯店的照明設計也是出自他之手。
(2)三樓的迴廊。擋雨板不用時,可收納到壁柱內側。
(3)關上外迴廊擋雨板時的模樣。採無雙窗設計的擋雨板,到現在還是能順暢滑動。
(4)由四大塊貝殼形混凝土板組合而成的天花板。
(5)室內為7.2m×7.2m的正方形空間,天花板與拉門中間鑲上格窗。
(6)北側的壁龕是之後才增設。
(7)地板與門檻之間,設有透明間隙。
(8)抬頭看玄關旁,發現以往掛著「move-net」孩童房的痕跡。
(9)傍晚從南東側看到的外觀一景,映照出貝殼形混凝土天花板形狀。
「move-net」的概念不僅用於設備。夫妻有了小孩之後,也可以將孩童房打造成「move-net」,掛在主樓層下方(參考195頁)。
除了與水有關的「move-net」更換過幾次之外,孩童房也增設過兩個。隨著歲月流逝,撤掉孩童房,改以埋進去的方式,增建在主屋下方的庭院。菊竹的自宅具體實現他所主張的代謝派理念。
40年後依舊是年輕建築師的參考範本
這棟住宅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採取正方形平面設計,而且是沒有方位,也沒有內外之分的完整空間。
參考1950年代建築師設計的住宅平面圖,可窺知當時的主流設計是朝東西向伸展的長方形。比「Sky House」更早以正方形平面設計聞名的是,增澤洵以「最低限度住居」為題設計的自宅(1952年)。這棟正方形住宅標榜以最少的建材,打造必要的樓板面積。但由於面向南側的空間是採兩層樓高的挑高設計,所以室內還是有考慮到方位問題。既然是正方形空間就不會有這樣的顧慮,不是嗎?
1960年代,像是篠原一男設計的紙傘之家(1962年),以及磯崎新的中山邸(1964年)等,都是設計者刻意以正方形展現設計理念的住宅。1958年完工的「Sky House」顯然領先一步。
進入1970年代,毛綱毅曠的反住器(1972年),以及相田武文的涅槃之家(1972年),都是採取正方形平面設計的後現代風格住宅代表作。然而,比起正方形平面設計,這些作品更偏重立方體概念,看得出與「Sky House」在設計上有些許差異。
另一方面,1990年代由SANAA(譯註:由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成立的建築事務所。)設計的S-house(1995年),以及由Atelier Bow-Wow(譯註:由塚本由晴、貝島桃代等人成立的建築事務所。)設計的Ani House(1998年)等,似乎受到「Sky House」的影響,展現不拘泥方位的設計意圖。
即便過了四十年,菊竹的早期作品還是深深影響後代年輕建築師的創作。
抵抗都市的胡亂開發
「Sky House」建於東京都文京區音羽。原本從建於斜坡的住家三樓,可以遠眺西側的廣闊美景。完工後,還能清楚看到幾年後,由丹下健三設計的東京聖瑪利亞大教堂。菊竹最喜歡工作時,看著射入屋內的夕陽。
1960年代即將結束時,因為首都高速高架公路開通,再也眺望不到廣闊美景,還伴隨著惱人的噪音問題,加上附近土地用途變更,西側蓋起高樓大廈。菊竹受訪時,曾抱怨:「現在擋雨板一整天都必須緊閉。」(摘自《代謝派建築的軌跡》INAX出版),對於都市的胡亂開發,十分不滿。
目前這房間主要用來招待客人。拜這次採訪之賜,我們參觀了屋內。以往開放的西側目前拉門緊閉,暫不開放。相反的,當初完工時半開放的東側,也就是設置「move-net」的浴室與洗手間,目前全面開放。看來開放的方位似乎根據周遭環境變化來決定。
這也正是「Sky House」採正方形平面設計的理由之一吧。面對都市的胡亂開發,這棟住宅依舊持續對抗。
Sky House
所在地 東京都文京區
結構 RC結構
樓層數 地上3層
總樓地板面積 247.34㎡
設計 菊竹清訓
結構設計 早稻田大學谷資信構造研究室
設備設計 森村設計
施工 白石建設
完工 1958年
(1)Sky House是戰後現代主義住宅的指標。
(2)由四根RC壁柱撐起浮在半空中的三樓正方形空間。←這張照片(果真是天空之家!)令人印象深刻,可惜現在斜坡下方是成排大樓,已經沒有能看見這般光景的地方了。
(3)Sky House
(4)1980年代附近土地用途變更之後,建了一整排大樓。
(5)入口的東側外觀是這樣的感覺。
(6)二樓增建玄關,加上南側斜坡被半透明的圍牆掩蓋住,已經沒了浮在半空中的感覺。
(7)完工當時
(8)Sky House的本質不是外觀,而是室內!
(9)從二樓玄關的樓梯上到三樓,首先會被迴廊的美震撼。站在由突出的屋簷與混凝土地板構成的空間,彷彿可以擷取空中的風景。It’s a sky!
(10)喔喔~Sky!
(1)為求更能有眺望全景的效果,包圍迴廊的木製拉門與壁柱的尺寸均只有1/2寬,可以完全收納於牆後。
(2)原來是這樣啊!
(3)而且木製拉門可以開關,用的是稱為「無雙窗」的傳統工法,施工非常精巧。
(4)長女菊竹雪女士為我們介紹。
(5)雖然光看迴廊就已經叫人驚嘆,其實主菜還沒上桌呢!位於三樓中央的起居室,是一處氣氛十分莊嚴,猶如聖殿的空間。
(6)哇!天花板好低!
(7)這是第一印象。坐在室內完全感受不到壁柱的存在,漂浮感的天花板彷彿覆住天空。雖然菊竹曾留下一句名言:「柱子構成了空間……」,但這間起居室顯然是「天花板構成了空間」。
(8)隔開起居室與迴廊的格窗,不只是上方與天花板隔開,下方也是做懸浮式設計,彷彿格窗也浮在半空中。
(9)雖然這棟住宅最受矚目的部分是在架空式設計,以及「move-net」(可拆卸的設備與房間)等方法論,但其實菊竹真正想要傳達的理念是:「即便是都市裡的小住宅,只要多花點功夫,也能變得這麼美。」當真是方法論<美感。
※關於方法論的部分,請參考磯先生的文章。@
摘自 《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 菊竹清訓的代謝建築時代》 商周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