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重開路及影響 唐獎走出特色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1日電)首屆唐獎已揭曉完畢,4獎項得主都具備鮮明的「開路者」特色,且都不侷限在學術象牙塔之中,積極走入人群,貢獻學術於當代社會。

「首屆就決定格局」唐獎委託中央研究院評選,院長翁啟惠今年3月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便指出,任何獎項第一屆的結果非常關鍵,將讓世人留下既定印象。

翁啟惠當時透露,唐獎有別於諾貝爾獎,著重的不只是「原創性」,也強調研究成果需對社會有貢獻和影響力,即「有所改變,並帶來價值」。唐獎評選委員會總召集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也說,唐獎得主需是「開路者」,在各領域中開闢出一條新路。

而這屆唐獎4獎項、5位得主,的確都符合「開路者」及「帶來價值」的特點。

永續發展獎得主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於1987領導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正式給「永續發展」下定義,至今學界、政界都根據她所提出的方向,以找出「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他們的需求」為目標。

生技醫療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本庶佑,分別發現CTLA-4及PD-1為控制免疫系統的重要關鍵,讓人類對抗21世紀黑死病的癌症,出現一線曙光。他們讓免疫療法更為精準,治療前可先對病患測試,大幅提高用藥成功率,這套模式一直為後續學者所依循。

漢學獎得主余英時,則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典範,他深入理解西方理論,轉而重新詮釋中國思想與文化,所提出的中國古代反智論、內在理路、內向超越等觀念,深刻影響半世紀的漢學研究。

法治獎得主奧比‧薩克思(Albert Louis (Albie)Sachs),畢生致力於破除種族隔離制度,一手草擬南非人權憲章,並在大法官任內,完成包括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數項判決,讓南非憲法法院成為當代轉型正義的典範。

唐獎第一屆的5位得主,布倫特蘭夫人和薩克思活躍於政壇,余英時秉持公共知識份子的精神,論政而不參政,保持對政治「遙遠的興趣」,但他的投書每一出手,往往都在兩岸政界激盪出火花。

李遠哲今天在唐獎揭曉記者會後表示,首屆唐獎候選人,都已是世界知名人物,對他們來說再多得一個獎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過程」,社會可從唐獎,得知他們經過什麼步驟、做了什麼努力,讓我們可以跟著走,做更深度的討論。

諾貝爾獎著重表彰科學上的突破,獲獎學者往往專注於其研究領域,對外界較無聞問。唐獎重視開路性及對社會的實質影響,開出漂亮的首屆得主名單,未來是否能一本初衷,鞏固、形塑唐獎的價值,值得各界觀察和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