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6月10日訊】導讀:華裔兒童施加燁(Daniel Shi)坐下來開始寫作的時候,他腳上旅遊鞋上閃爍的彩燈逐漸暗淡下來。他的嘴唇微微張開,眼睛一眨不眨,用鋼筆在紙上從左到右流暢地寫下英文手寫體文字。對於任何位9歲的孩子而言,這都是令人印象極其深刻的本事,更不用說,這是一個有「精細動作技能」(Fine motor skills)障礙和視覺障礙的9歲華人孩子。
(大紀元記者龐慧兒紐約報導)4月份,施加燁獲得了馬克西姆(Nicholas Maxim Award)全國手寫體比賽Zaner-Bloser類別的特別獎,該獎是這個全國比賽中專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設立的。施加燁的老師說,自從今年施加燁在學校開始學習手寫體以來,他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成績大幅提升。
施加燁是布碌崙SEEALL Academy的三年級學生,該學校是為了繼承手寫體的傳統而設的。學校教授手寫體的決定有趣而具爭議。在2010年,美國有45個州和華盛頓特區遵循「共同核心」(Common Core)全國教學標準,不要求學生在學校學習、使用手寫體。
個別的州和地區仍可以決定是否要求在學校推行「手寫體課程」。北卡羅來納州2013年通過了一個法案,要求手寫體成為學校課程的一部份。這個決定成為教育界人士爭論的焦點。
反對手寫體的人說,與其花費時間在書寫手寫體上,不如把這些時間花在數學和科學上。而手寫體的倡導者稱,書寫手寫體對於改善孩子的認知能力很有好處,尤其是殘疾孩子。這個說法在施加燁身上得到了體現。
施加燁的老師比雅吉妮(Maria Biagini)是位特殊教育老師。她的班上有9個學生。每個學生對書寫手寫體的反饋都不同。施加燁對書寫手寫體運用自如,是一個特例。
「之前,把作業按印刷體寫下來對於Daniel(施加燁)是個挑戰。但是學習書寫手寫體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比雅吉妮說。「現在,他喜歡用手寫體來完成學校的作業,這讓他寫作業的速度變快。」
在本學年剛開始的時候,施加燁的字跡還不容易辨認, 而且注意力很難集中。Biagini說,幾個學期下來,她發現他成績的提高和書寫手寫體的提高有很大關聯。
「他經常會抓傷自己。當他抓傷自己時,他沒有集中注意力。但是當他在寫手寫體時,他會優雅地坐在那裡。他以前還缺乏條理,但從他開始學寫手寫體後,他開始變得更有條理。」比雅吉妮說。(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Aric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