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電保花青素 發芽米術技轉
【大紀元6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日電)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費時2年,開發出發芽米有機加工技術,省水電、保留更多花青素、發芽率穩定,可提供健康與美味兼具的米食新選擇,洽談技轉廠商生產銷售中。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黃鵬說明,糙米是白米碾製前的狀態,富含膳食纖維、榖固醇、維生素E、生育三烯醇等保健及抗氧化成分,長期攝食可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發生機率,糙米也含有促進新陳代謝的B1、 B3等水溶性維生素;但因有糠層,消費者接受度較低。
他進一步指出,不過催芽轉變為發芽米後,會產生酵素軟化米質,並提高米飯的甜度,提高消化率,並累積生理活性物質,口感與白飯更接近,但完整保留糙米所具備的健康成份,且熱量較白米低。
另紫米(黑糯米)還有豐富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活性;但是製作發芽米時需要將糙米浸泡於水中,並進行換水,若以一般製作發芽米的程序進行紫米的催芽,會導致大部分的花青素溶於水中流失,降低紫米的機能性成分含量,非常可惜。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強調,場方新開發出的紫米發芽技術,花青素保留率高達60%以上,遠高於一般慣行催芽方法花青素保留率僅有25%到33%。
其次,運用新發芽技術紫米的發芽率高達9成,且米飯保留有黑糯米的香味,發芽產生的GABA(18 mg/ 100 g)更高達發芽前(1.2 mg/100 g)的15倍,菸鹼素(維生素B3)含量也提高,是高品質且好吃的養生發芽紫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