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教育去人化嚴重 台立委:應重培養好人

立委楊玉欣:台灣長年只在乎升學、考試、培育專業人材 建議重新審思教育制度 並納入生命教育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4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教育改革雖持續多年,但批評亂象叢生的聲浪卻不曾間斷。國民黨立委楊玉欣6日表示,台灣教育去人化問題嚴重,長年只在乎升學、考試、培育專業人材,「變成不用考的東西就不重要」,卻忽略「成為好人材前,應先成為好人」,建議重新審思教育制度,並應納入生命教育。

立法院院會6日邀請行政院長江宜樺進行總質詢,楊玉欣質詢時表示,過去一、二十年,台灣教改較著重制度、技術面改革,卻對「國家要培養什麼樣的人」這種核心問題著墨較少。楊玉欣強調,因長年升學主義的思想影響,導致台灣的去人化教育嚴重,教育被功利化,人被工具化,只重視考試、升學、培育專業人材,卻忽略在成為人材前,要先成為人,而成為好人材之前,則要先成為好人,但現今學校教育卻不太談什麼是好人。

楊玉欣強調,若不先是好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將對社會危害非常大;反過來說,若這些專業人材先是好人,他所擁有的專業,則會成為行善利益社會的工具。所以她認為,台灣教育目標缺乏永續、深刻、終極的核心價值,而只像為了國家發展所需的工具性人材教育。

「因為這些東西不用考,就變成不重要」,楊玉欣強調,生命教育包括思考素養、人文素養、終極關懷、靈性修養、價值思辯5大素養,不過因為考試領導教學,讓教育變成「不要考就不重要」,因此也沒人關心,但卻是學生最需要的,因為「沒有人文素養,就不能讓人從生物性,變成人文性。」

楊玉欣建議,應讓現有的正式、非正式、潛在的課程以及校園文化、師資培育、學務輔導的系統,都規畫納入生命教育,才能讓在學教育的青年、在職的社會教育及老年人,都了解生命義意、價值抉擇、判斷、人我互動及人格統整。

對此江宜樺表示認同,他強調自己也相當重視生命、人生意義、價值的教育,而這種教育並非透過學科授課過程來養成,而是在老師跟學生互動中,能不能以身做則,帶領學生、鼓勵學生去思考人生問題,因此數學老師也可能是學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導師,他認為生命教育可由所有老師共同落實。◇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