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帝女花》,長平公主之貞烈、周世顯之勇謀自然是焦點,唐滌生確花了不少筆力在他們身上。然而,唐滌生之所以傑出,不在於他能把男女主角塑造得豐滿,在於他沒有遺漏主角身邊的配角,他撰寫《帝女花》的功力可見於周鍾一角。
周鍾在該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幾乎每一場都有他的戲:他把周世顯引上場,領到長平面前,可謂他們的月下老人;他在城破國亡之際,抱走垂死的長平公主,可謂她的救命恩人;他又在改朝換代以後,「賣」卻長平給清帝,換取「新祿俸」……
周鍾也是一個極之矛盾的角色。
〈樹盟〉、〈香劫〉兩場,他是忠臣,其忠表現在李闖入城、「樹倒猢猻現奴顏」的時候,他沒有離去,反而與帝主共存亡。既是忠臣,為什么到了〈乞屍〉一場,卻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勢利小人,求繁華富貴不惜出賣帝女呢?前後的行動似乎接不上,似乎很兀突。當然,戲劇人物是立體的,性格有變十分平常,問題只在於編劇家能否說服觀眾,相信角色的變化合於情理。
唐滌生為了說服觀眾,替周鍾的行動「說」了不少話。
他在〈乞屍〉一場中,唱了一段「滾花」:「我地茶飯三飯無百味,帝女還應再從龍。不是忘恩是報恩,事關小樓一角難棲鳳。」他顯然在自圓其說,解釋自己「轉性」並非情願,只是礙於形勢,「賣主」為「報恩」而已。不過,略嫌力度不足,相信唐滌生也自知不足,所以在之前一場〈香劫〉裡,寫了另一句話,也正是最關鍵的一句。
〈香劫〉一場,崇禎接見周世顯,開口第一句就問:「周少卿,孤王見你確是一表非凡,恍似臨風玉樹,但未知你習武抑或習文,至會博得宮主將你人才賞讚。」周世顯答道「習文」後,崇禎明顯有點失望,此時周鍾趁機插進一句:「主上,呢句說話講得啱,所謂文章祗能濟世,不能救急,假如主上今日不以文臣為重,長平宮主可以配與微臣之子。寶倫而家鎮守紫禁城,相當勇猛。」
此句不過數十字,卻精妙至極,編劇家藉此一句,反映出周鍾內心自私的黑暗面。如果沒有此句,〈乞屍〉中的「轉性」顯得十分兀突,但有了這句,周鍾日後的行動就不能算是「突變」,只是〈香劫〉中的自私在亡國換代的特定形勢下擴大而已。
就這麼加了一句,周鍾的性格就得以連貫,人物行動十分合理。
可惜,香港劇團演出《帝女花》,有時為了節省演出時間,大刪特刪,有時以為可以超越原著,大改特改,其實刪改可以,但刪改者起碼要明白,有些地方可以改,有些地方不能動,不能動者,即如周鍾這一句話。
責任編輯: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