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一天的工作,帶著疲憊身子、轆轆饑腸回家。一開門,就聞到從廚房裡傳過來的麵包香,正好可以大快朵頤、稍解嘴饞。我一面嚼著堅果、嚐著麥香,一面打趣的詢問母親:今天咱們這「分享里富足巷」還有甚麼好東西?老人家笑著回答說:「有!好東西多著呢!」然後,她便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細數了起來……
飽滿結實的香蕉,是隔壁C大嫂拿來的,她說熱天熟得快,請我們幫忙速速「解決」;晚餐將要上桌的有機長豆,是妳堂哥自家種的,翠綠鮮嫩、並附有無農藥安全保證;另外,妳嘴裡吃的堅果吐司,是巷子底的S太太做的,真材實料、絕無化學成份添加,剛才送過來的時候,香郁鬆軟還冒著熱氣呢!
拜母親的隨和、有禮,與鄉人的慷慨、熱情之賜,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們經常不吝分享吃的、用的。舉凡當令蔬果、節慶糕點,還有居家用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因此,家裡常常是物產「豐饒」,一派「富足」的景象。當然,我們都明白這是分享的結果,因為,分享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透過它,所有的東西,會更豐盛、更壯大!
而分享,特別是不求回報的分享,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境界,展現出獨具的溫潤與寬厚。老子在《道德經.不積章》中微言大義,說得很清楚:「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其間的「為人」、「與人」,不是要博得地位、錢財或名聲的「愈有」、「愈多」;卻是一種發自內在的真誠與善良,而心靈的富足就是回報。
《聖經》上說:「施比受更為有福」,這是一個獲得富足的秘訣。 而這裡所談的富足,不分貴賤高低,有智慧者都可以得到,只要願意敞開心扉、不吝分享。如同我所認識的那些鄰里鄉親、匹夫匹婦,他們不說名言金句,更不談大道理,就是身體力行、踏踏實實的去做,也都是富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