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收增速是GDP兩倍 民眾哀歎中共肆意徵稅

人氣 10

【大紀元2014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有學者稱過去20年中共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速差不多每年都是GDP增速的兩倍,官方人士推算人均稅負已經達到1.6萬元,遠遠高於中國社科院2月公佈的人均萬元稅負的數字。中共政府徵稅衝動和不受任何制約,並且亂收費和罰款等非稅收增速高企,更令民眾哀歎每一天都在被吸血。

財收20年增速是GDP增長兩倍 人均稅負遠超萬元

作為官方智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月14日發佈報告顯示,按最小口徑統計,2013年人均宏觀稅負近萬元,並且,這其中還不包括數不清的各種雜費。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在當天的發佈會上直言,中國現在已經邁入「人均萬元稅負階段」,這個水平已經不低了。

另據大陸其他學者和官方人士推算,得出的數據遠高於上述的結論。據《南方都市報》4月6日報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稱:「從1994年實行分稅制改革之後,財政收入的增速幾乎每年都是GDP增長的兩倍,GDP增1元,財政收入增2元。」

官方數據顯示,從1994年至今的20年間,中共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40多倍,而民眾的收入這20年只增加七倍多。政府財政收入每年高於GDP增速2倍,導致初次分配中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直接下降。2013年中共財政收入12.9萬億元,中國民眾的人均納稅接近萬元,比政府報告中所給出的2013年7億多農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還高。

官方人士的推算更高,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發博文認為,2013年的中共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為12.9萬億僅僅是預算內收入,政府全口徑的政府收入都是老百姓的負擔,不能按照窄口徑算。需要在12.9萬億基礎上加上土地財政收入4.1萬億,社會保險收入2.7萬億,一共19.7萬億。平均到13.6億人口,就是1.44萬元,這是每個人承擔的真實負擔。

周天勇強調,在財政收入中,還有很多收費項目沒有進入預算,具體數字不清楚,估計有1萬億-2萬億元左右。全部口徑的政府收入大概21.7萬億左右,占GDP的比重達到38%,人均達到1.6萬元。

中共政府徵稅衝動和不受任何制衡是根源

周天勇推算得出的結論遠遠高於人均萬元稅負的說法。近些年來,儘管在《福布斯》雜誌公佈的世界一些主要國家的稅負痛苦指數排行榜,中國的排名一直位列前三名,但是中共的財政部和國稅總局一再對此加以否認,並一直認為中國的宏觀稅負不高,因而從來沒有真正把減稅富民考慮在內。

從2000年以來,按照每年政府工作報告當年的財稅增長目標和當年的實際完成情況,中共政府的財政收入每年差不多都完成當年預算目標的170%以上,有些年份都超過預算目標的200%甚至超過300%。因為各級政府均把稅收增長當做一個政績來考核,把稅收的高速增加視為自己工作的成就,導致各級財稅部門總是層層加碼。

有民眾稱,因為日常生活幾乎每一天都在和稅收打交道,每一天都在被吸血。中國人在這樣現實下想不苦不累都不可能,最痛苦的是要養中共兩套人馬,一套負責管制中國人日常生活,一套負責管制中國人精神生活。

經濟學家拉弗創造了一個「拉弗曲線」,認為在所有的刺激中,稅率的變動是最重要的因素。稅率變動影響著勞動力的供應及其結構,影響著儲蓄、投資以及各種有形的經濟活動。但中共徵稅之後要維持龐大的官僚機構的運行,中國現在的財政供養人口,包括退休人員,總共大約是6,970萬人,規模很大。

非稅收入三年增速超財政 引起專家警惕

中共財政部數據顯示,2013年財政中非稅收入18,646億元,比上年增長12.1%。相比之下,2013年中國GDP增幅僅為7.7%,公共財政收入增幅也只是10.1%。查閱中共財政部歷年數據發現,中國非稅收入增長快於財政收入的局面已持續3年。在有的年份,二者之間的增速差距竟高達16.9個百分點。

官媒4月4日報導,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非稅收入的重要組成部份是政府的收費、罰款,而對企業來說,不管是稅還是各種收費、罰款,都是從它兜裡往外掏錢。」地方政府財力小,僅靠收稅又收不到那麼多的錢,自然會想方設法打非稅收入的主意。

今年的中共兩會上,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周聯清提交的一份《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顯示,目前中共有關部門涉企收費項目包括基金類收費項目30項,行政事業項收費197大項,涉及收費部門46個。大部份的收費項目下還派生出許多細項,一些進出口企業反映,有些大小收費項目多達1,000多項。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三中全會提財稅改革 學者稱不改要出大問題
中共GDP數據如霧裡看花 20天消失五萬億
2014年多項收費上漲 民眾負擔加重
中國稅負有多重? 官方智庫報告:人均萬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