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9日電)農藥對蜜蜂的傷害涉及生態平衡、永續,已引發國際關注。台灣農委會防檢局表示,除要在年底審視完近100種殺蟲劑,調整使用方法,也會調查蜜蜂大量死亡案件,並加強推廣生物農藥。
近來台大發表研究成果指出,類尼古丁的農藥殺蟲劑益達胺,會造成蜂群生態崩壞,包含讓工蜂中毒後沒能力飛回,幼蜂中毒後就算長大,也變得不會採蜜,飛不回巢。
相關疑義早已引發歐盟規定2013年底到2015年底2年間,限制使用益達胺(imidacloprid)、賽速安(Thiamethoxam)、可尼丁(clothianidin)及芬普尼(Fipronil)等4種含「新尼古丁類」對蜜蜂學習力傷害較大的農藥,以便進行觀察。
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說,2013年11月已公告農藥使用相關新評估標準,預計到今年底前會完成近100種用於蜜園、粉園植物上的殺蟲劑,若對授粉昆蟲會引發重大傷害,將調整使用方式,也不排除像歐盟一樣公布限制使用。
他說,台灣以前沒有完整正式統計過蜜蜂中毒現象,近來已請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協助通知所有業界,若發現蜜蜂大量死亡,要向場方通報,防檢局會追蹤調查,了解農藥傷害性。
他補充,台灣發生過蜂巢附近蜜蜂大量死亡情況,但沒出現過像歐美發生過的蜜蜂飛不回巢情況;台灣的情況應是急性中毒死亡,飛不回巢則是族群崩壞。
此外,國際組織綠色和平近日公布在歐洲12國採樣花粉100件,發現2/3樣本成了農藥雞尾酒外,共驗出多達17種農藥;呼籲各國應加速研發非農藥方式替代,蜜蜂才能生生不息、讓生態永續。
馮海東說,農委會已取得國科會雄才大略計畫預算,從中編列1年約新台幣2000萬元預算,要將台灣的生物農藥研發成果市場化,但不境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