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背後的一些心理因素
【大紀元2014年04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古人說:「七分精神,三分病」。有些疾病是心理因素,而非生理因素造成的。雖然有些人遇到非常真實的疾病症狀,但這些症狀可能是他們的思想所誘導出來的。下面就讓我們來檢視疾病背後的一些心理因素吧!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哈佛醫學院的卡匹特丘克(Ted Kaptchuk)正在研究安慰劑的治療怎樣才能發揮作用,不欺騙患者是此類治療主要的關注問題。
在2010年的一份研究,他發現當患者被告知他們給予安慰劑之際,顯示與給予真正藥物治療的病人病情有同樣的改善。這樣看來安慰劑治療仍然是有效,即使當病人知道這只是一種安慰劑。
在20世紀70年代,研究人員就已經發現,安慰劑刺激大腦的化學反應,與藥物具有類似的效果。
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
韋氏(Merriam Webster)字典把反安慰劑定義為:「一種當病人服用時,因為病人負面預期或心理狀態有關,而產生有害影響的無害物質。」
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給出了反安慰劑效應的例子:「例如在東京1995年奧姆真理教(Aum Shinrikyo)沙林神經毒氣襲擊之後,醫院充斥著未暴露在沙林毒劑的病人,卻都患有被廣為宣傳的諸如噁心及頭暈等潛在症狀。」
以正面思考治愈疾病
迪斯潘茲(Joe Dispenza)是一個能夠以積極思考醫治自己疾病的神經學家。因為一場車禍,使他的椎骨患有骨折,醫生告訴他若要再度走路,唯一的方法就是動手術。但他決定不開刀,相信他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力治癒自己。三個月後,他可以再次走路。
羅布森(Jon Robson)開業,以消除病根的一門叫作超藥物(Meta-Medicine)的學科從事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病情的心理根源。
他給了大紀元時報一些他以這種方法幫助過的患者的例子。其中之一是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女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免疫系統認為人體某些組織和器官是癌細胞,因而引起身體攻擊自己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它的根本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羅布森問患者一些深層的問題,例如:「為什麼這個身體會攻擊自己呢?他們自己有什麼更深的怨恨嗎?」藉此幫助患者從心裡找根源。 經過仔細分析,他發現,患者貶低自己,她把她母親放在一個顯要地位,覺得她自己無法與之匹配,因而漸漸發展出系統性的紅斑狼瘡打敗了她的身體。 她不覺得值得被愛,且對自己有很深的憤怒。
羅布森表示,透過治療疾病的心理原因,她痊癒了。
心裡和生理結合的身心疾病
病人倡導者和健康的作家托里(Trisha Torrey)在About.com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部分是生理,部分是心理的疾病。 托里寫道:「稱之為心理生理(psychophisiologic)疾病(心理和生理的結合)的身心疾病,患者被確診擁有身體的症狀,但其根源似乎是基於心理的。排名首位的身心疾病在19世紀中葉被描述為歇斯底里。
「軀體型症(Somatoform Disorders)是這些類型疾病的更現代化的名字。他們是真正的身體障礙,但他們的基本成因還沒被確定,並且這個名字代表一種可治療的醫療診斷。」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已經正式承認軀體型症,並說明受到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維所影響,他們的表現在世界各地有所不同。
(責任編輯: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