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鄭板橋軼事

作者 : 陸文
font print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一、智放小販

鄭板橋(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三歲喪母,是靠窮苦的奶媽費氏,撫養成人。長大後,先是以賣畫為生,後在窮朋友的幫助下開始讀書。四十三歲時,考中進士,隨後擔任山東範縣(現屬河南)知縣。 鄭板橋自幼便對窮苦百姓充滿感情,當官後更是處處想著窮苦人。

有一次,一個鹽店的大老闆,抓了一個私自販鹽的小販(當時不准販私鹽),並把他扭送到縣衙,要求鄭板橋從重發落。

鄭板橋一看,那小販年紀很小,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知道他不得已才走上這條路,於是頓生惻隱之心,想解救他。於是,他令衙役抱來一領大蘆席,中間剪開一個圓洞,說是「蘆枷」,戴在那小販的脖子上,又讓人取來十多張紙,貼在蘆席面上。

接著,鄭板橋取過筆墨,當眾揮灑,在紙上畫了許多竹子和蘭花,還題了詩,然後,令小販帶著蘆枷,站在那家鹽店大門前受罰、示眾。由於鄭板橋的詩、書、畫素稱「三絕」,所以那小販一到鹽店大門口,展示「懲罰」,立刻引來無數人來觀賞。

大家爭著欣賞鄭板橋的詩、書法和畫,誰也不願離開。而那家鹽店,由於大門被人群包圍住,自然也做不成生意。鹽店老闆急得團團轉,不得不返回衙門,向鄭縣令苦苦哀求,請求把鹽販放了。 鄭板橋說:「好,那就看在你的份上,把那個小販放了吧。」

二、鄭板橋認義女

鄭板橋聽說有位財主,嫌自己未成親的女婿窮,到處托人想退婚,而她女兒、女婿,因自幼青梅竹馬,至今仍深深相愛著。於是,鄭板橋派人對那財主說,自己想收他女兒為「義女」。那財主巴不得能與縣令攀親戚,連忙答應下來。

待「義女」到縣衙拜見「義父」那一天,鄭板橋提前將窮女婿藏在衙門裏。「義女」一到,即把窮女婿叫出來,他們二人相見,喜出望外。 鄭極橋拿自己的錢,讓他們成親。然後要他們一同坐著車子,回去拜見雙親及岳父母大人。

男方的雙親特別感謝鄭板橋,自然不在話下,就是那財主聽說後,也把原來的氣恨壓下來,他們二老也高高興興的接納女兒和女婿,結果是皆大歡喜,民間也傳為佳話。

三、痛心賦詩

鄭板橋反對奢華,主張儉樸。平時,他每次察看民情,從不坐轎,不騎馬,只是身穿便服,腳踏草鞋,在田間地頭與百姓們促膝暢談。即便夜間外出查巡,人提著燈籠引路,決不許打著「回避」、「肅靜」的牌子,去鳴鑼開道。

然而,他的這些作法,卻與當時官場風氣格格不入。所以,很快便有人指責他「于州縣習,實不相宜」。他聽後只是淡然一笑,依舊我行我素。

有一次,鄭板橋和山東其他一些縣令到濟南議事。有關方面按照慣例,又在趵突泉舉行隆重的晚宴。當鄭板橋看到那些開懷痛飲的官員和濃妝豔抹的妓女,依偎在一起的醜態,心中十分厭惡。 恰在此時,有人起哄讓他當場寫詩助興。

他不假思索地拿起筆來,一揮而就,寫了一首七言絕句。隨後,吐出一口長氣。眾官員興沖沖的過來一看,頓時氣得臉色鐵青,拂袖而去,宴會也隨之不歡而散。原來,那紙上寫的是:原原本本豈徒然, 靜裏觀瀾感逝川。流到海邊渾是鹵,更誰能辨識清泉?

詩的大意是: 貪官與妓女原形畢露這般廝纏, 使明澈的趵突泉受到嚴重汙染。這裏的水流到海邊,定像鹵水一樣混暗, 誰知道它是清泉,還是毒泉? @

(事據《清史稿》《清官傳》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孔子提出了「重義輕利」思想,並以「義」和「利」區分君子和小人,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指出君子和小人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君子重道義,小人則重利益。
  •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歷盡萬般辛苦終於到達西天修得正果,有人說這是小說。其實在歷史上真實的唐僧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冒著生命危險,憑著一顆赤誠的心和驚人的毅力,歷經死地,孤身行程二萬五千餘里才到達印度取得佛經。唐僧西天取經的過程也是一個修煉者放下生死的修煉過程。
  • B>三、見利思義
  • 是魯國守門人的女兒。一個晴朗的夏夜,姑娘們在場院上燃起明亮的篝火,一邊搖著紡車,一邊快活地唱著歌兒。忽然,嬰傷心地哭了起來。
  • 東坡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美食家。
  • 一天,范子華和他的門客在高台上遊玩。一個門客說:「有誰能從高台跳下去,賞給他100金子。」大家假裝爭先恐後地要向下跳,但卻並不跳下去。只有商丘開一個人,信以為真,跳下高台。只見他:身輕如燕,飄然著地,身體毫無損傷。
  • (shown)古人敬天信神,「觀天道以應人道」,人類的文化與信仰相伴而行,輝煌燦爛的文明中無不閃耀著信仰的光芒。
  • 王翱,字九皋,河北鹽山縣人,是明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連續五朝的廉吏。他身居官場幾十年,雖位高權重,但始終保持公正、廉潔的品質,以身作則,表率群臣,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神傳給人的,儒、釋、道三家思想交相輝映,規範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滲透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而文人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的良知,熟讀聖賢書,弘揚道德,敬天信神,以經世濟民為己任,這些純正的理念在其為人處世中乃至其文學作品中無不充份的體現出來,被後世傳為佳話。以下為其中幾例。
  • 唐憲宗時宰相李蕃,其在任時知無不言,言而敢諫,深受皇帝器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