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中華民國經濟部技術處指導、工業技術研究院主辦的「解密國家寶藏 – 2014虛實跨界」展覽,22日至3月16日於松山文創園區開展,結合18個科技專案研發機構的41項科技研發成果,展現臺灣科技的無限潛力。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於開幕記者會上表示,「解密國家寶藏」系列活動透過展覽、行動網路活動、微電影、體驗觀察分析等方式貼近民眾,藉由體驗跨界整合所帶來新奇,激發民眾對未來的想像。這個平台未來將展開雙臂迎接更多跨領域的點子、應用與專業,成為國家創新泉源。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解密國家寶藏」活動,除了連結科專技術成果外,更與9所大專院校跨界合作,進行創新科技體驗應用、展示與體驗觀察研究;參與的伙伴們都是新世代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有創意、熱情、夢想,也最具有創新能力,再加上有技術能量的挹注,激發他們創作的熱情與精彩度。
創意總監吳淑敏告訴記者,臺灣的文化、生態、科技的「實現力」,其實在世界具有獨特性,「解密國家寶藏-2014虛實跨界」展覽,工研院等單位研發多年的科技成果融匯打造奇想樂園,讓法人研發最新科技展現在國人面前。「解密國家寶藏」每項展出的技術背後都有別具意義的故事,希望為社會傳遞更多的正面能量。
吳淑敏表示,臺灣精采的人很多,但要跨界走不容易。經濟部有很大企圖心,要求18個法人機構試著跟民眾、年輕人去溝通;這次工研院結合18個科技專案研發機構是創舉, 而參與的工作伙伴經常是主動加班,希望讓展場的氛圍能更好,「我們希望臺灣真的可以進入創意的時代」。
「解密國家寶藏 – 2014虛實跨界」展覽
臺灣41項科技研發成果中,精挑布花園立體織物織造、軟性壓力感測、無圖標AR、深度攝影機即時建模、電子套票一卡通、微電網儲電系統、指向性喇叭及形狀記憶高分子複合材料等技術,打造驚奇、有趣的「奇想樂園」,空間規劃為四廳,觀眾均透過電子套票一卡通的概念做互動行為與身份辨識,虛擬角色由此產生,並全程記錄觀眾的互動行為而變身,帶給民眾超乎想像的互動體驗。
「時空看守者」廳為一同時擁有自然與科技氛圍的綠色空間,利用指向性喇叭技術,營造飛鳥掠過、昆蟲在你耳邊的聽覺感受,並運用布花園技術打造巨大植物牆面組成的時空巨人,訴時空的故事。
「平行現實」廳讓人彷彿進入時空破裂、錯亂的氛圍中,運用深度攝影機即時建模技術,創造虛實難辨的奇幻效果,無圖標AR技術讓觀眾與虛擬角色互動遊戲,角色越玩越多越新奇。
「蟲洞任務」廳像是一個埋在宇宙中的環狀場域,透過軟性壓力感測技術靈敏地捕捉碰觸壓力,讓觀眾手掌下的異空間透過觸碰與合作,出現奇幻的效果,修補崩解的破碎時空。
「心之源」廳帶大家來到一個大型儲電艙房,透過肢體重複的運動,將微電網儲電系統技術的概念具象化,將現場觀眾不同形式運動產生的能量注入,順利完成虛實跨界的旅程。
「解密國家寶藏-2014虛實跨界」展覽活動於2月22日至3月16日在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展出。主辦單位歡迎民眾前往挖掘精彩的「國家寶藏」。詳細資訊請參見「解密國家寶藏」活動網站//meetbao.net/及活動粉絲團//www.facebook.com/dttitri。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