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研院天文所發現雙恆星形成過程
【大紀元2014年1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在宇宙中,雙恆星比比皆是。而臺灣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的一項研究成果,首度披露了雙恆星的形成過程。
臺灣中研院天文所發現環繞於一對年輕原恆星周圍的微塵與氣體分子雲裡的旋臂狀結構,並觀察到周圍氣體流向原恆星。這項研究成果於11月20日發表於《天文物理學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ApJ)上。
宇宙中超過半數的「類太陽恆星」都是雙胞胎恆星,但相對於單一恆星,科學界對雙恆星的誕生形成機制所知很少,臺灣中研院天文所高桑繁久博士所主導的天文所團隊,先後使用SMA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以及天文望遠鏡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 submillimeter Array,簡稱ALMA) ,觀測距離地球460光年遠,位於金牛座的L1551 NE雙恆星。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ALMA天文望遠鏡的觀測具有更好的解析力和靈敏度,是SMA天文望遠鏡的1.6倍和6倍,大幅超越此領域中先前所有研究的觀測結果。L1551 NE 雙星系統裡的兩個新生恆星質量分別是太陽質量的0.67倍和0.13倍,兩個新恆星之間的距離是145AU (AU是天文單位,等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1.5 × 108公里)。
高桑繁久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雙星周圍各自伴隨著一塊氣體團,及環繞雙星的「環雙星盤」,其盤面大小約300AU,是海王星公轉軌道的10倍大。在這樣特徵相當詳盡的觀測下,環雙星盤的細節首度公諸於世。為求能更進一步了解這些新發現的特徵及其物理意義,研究團隊為L1551 NE雙星系統形成機制構建了理論模型。
研究結果表示,雙恆星會震動環繞在它周圍的環雙星盤,誘導物質朝向位於環中央的新生雙恆星塌縮,以餵養這對雙星寶寶長大,未來成長為雙恆星。高桑博士表示:「在ALMA高解析度觀測下,傳回了雙恆星誕生現場的第一手即時影像,實為前所未見。」
這項以L1551 NE為主題的研究,由高桑繁久所領導,參與者包括中研院天文所、日本國立天文台、日本法政大學、千葉大學、香港大學等,綜合了ALMA觀測、理論模型、超級電腦運算,未來將成為最新研究趨勢的重要參考。
責任編輯: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