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森與「二度危境」條款
【大紀元2014年12月04日訊】「非經大陪審團提起公訴,人民不應受判處死罪或會因重罪而被剝奪部份公權之審判;惟於戰爭或社會動亂時期中,正在服役的陸海軍或民兵中發生的案件,不在此例;人民不得為同一罪行而兩次被置於危及生命或肢體之處境;不得被強迫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自證其罪,不得不經過適當法律程序而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人民私有產業,如無合理賠償,不得被徵為公用。」(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五條)
憲法第五修正案可以說是刑事案件中最重要的條款,在審理刑事案件時的一些重要原則,包括正當法律程序、大陪審團、不可自證其罪、不可因同一罪行二度陷入困境(「二度危境」條款)等內容,都是由第五修正案確定的。在辛普森案與弗格森威爾遜案中,已經看到了「二度危境」條款的影響力。
多數情況下,如果陪審團裁定被告無罪或者不予起訴,被告就算「逃過一災」,但凡事也有例外,這裡就介紹在「二度困境」條款上出現的一些例外。
美國訴佩雷茲(1824年)
美國訴佩雷茲案發生在聯邦紐約南區法庭,佩雷茲犯了死罪,由於陪審團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法官解散了陪審團,這一行為沒有獲得被告的同意,也沒有獲得聯邦檢察官的同意。最後,佩雷茲既沒有定罪,也沒有脫罪。佩雷茲的律師認為,佩雷茲已經被審判過一次,所以應當無罪釋放。案件經由紐約南區法庭上訴到聯邦最高法院。
聯邦最高法院認為,在審理佩雷茲的過程中出現過失,所以繼續對佩雷茲的審判並沒有觸發「二度危境」條款。
傑克.麥考爾案(1876年)
南達科他州黑山的戴德伍德(Deadwood)因為在峽谷發現很多枯死的樹林而得名,這個古老的賭博小鎮是一個充滿故事的西部城市,傳奇牛仔希考克(Wild Bill Hickok)曾經生活在這個小鎮,也死於此地,他被麥考爾(Jack McCall)槍殺。
1876年8月1日,麥考爾在賭博中輸得乾乾淨淨,希考克給了他早餐的錢並讓他回家,告訴他沒有錢前不要再來賭。麥考爾接受了希考克的錢,但認為後者侮辱了他。第二天,麥考爾開槍殺死了希考克。當地礦場主和商人組成了臨時法庭,在兩個小時後裁定麥考爾無罪。
裁決以後,麥考爾因為擔心自己的安全離開了戴德伍德,並到了懷俄明領地(Wyoming),他吹噓自己在公平決鬥中槍殺了希考克。不過,懷俄明領地的官員並不承認戴德伍德裁定他無罪的結論,而且,當地官員認為,因為戴德伍德是印地安屬地,不屬於聯邦法律管轄的範圍,所以可以對麥考爾再次審判,不會違反「二度危境」條款。最後,麥考爾在南達科他領地揚克頓(Yankton)聯邦法庭再次審判,歷時3個月以後,法庭裁定麥考爾有罪,他在1877年3月1日被絞死,時年24歲。(文/韓墨)
責任編輯: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