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組圖:臺灣故宮推出「宋遼金元玉器展」

【大大紀元2014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頭活水來-宋遼金元玉器展」,精選玉器文物達200餘組件,內容繽紛多元,策展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科長張麗端規劃展室為四大區,並從該館收藏數以千計的清宮玉頂中精選羅列特設一個「玉頂」專區,讓民眾一飽眼福。

臺灣故宮表示,十到十四世紀,中國歷史陷入漢人與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政權並立、更迭,宋、遼、金相互對峙,時而戰爭、時而結盟的局面,直到元朝才天下底定。玉器成長的脈動,並未受政治動盪影響而停滯,反而因為異文化的接觸、衝擊與交融,得以廣納更多元且繽紛、生動的內容,好比朱熹的詩句「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顯得生機盎然,並且為後世創立新的典範。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頭活水來-宋遼金元玉器展」,精選玉器文物達200餘組件,內容繽紛多元。(鍾元/大紀元)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頭活水來-宋遼金元玉器展」,精選玉器文物達200餘組件,內容繽紛多元。(鍾元/大紀元)

第一單元「繼承與變革」

「源頭活水來-宋遼金元玉器展」分為四個單元及一個專區:第一單元「繼承與變革」,揭示這個時代承接傳統,仍以玉為溝通人神的重要媒介;表現身分的尊貴象徵。而宋代皇室與文人所興起復古之風,對後來元以至明、清影響深遠。

北宋 真宗禪地祇玉冊。(鍾元/大紀元)


北宋 真宗禪地祇玉冊。(臺灣故宮)

宋代朝廷為彰顯道統,整理上古禮樂遂成國家大事。依循傳統,玉質的「祭器」與「瑞器」仍是禮制中崇高的象徵,遼、金、元則深受宋人典章制度的影響,故此時如封禪典禮的祝禱文冊、冠服中之帶飾或帽頂等禮儀器用,均以玉為尊。

漢 玉琫。(臺灣故宮)

在知識份子亦參與求古探源,復古風潮興起之際,出土的古銅、玉器不再只是祥瑞吉兆,更被視為歷史文化的載體,以追慕古代政治理想與聖賢遺德,因此,引發出集藏、研究、編目、仿製,甚至偽造古器的潮流,啟發後代文人品味的脈絡。仿古風格玉器除了仿作璧、琮、璜、韘形佩等古代玉器類型,更開始以玉仿上古銅器如壺、匜、卣、簋等造形。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頭活水來-宋遼金元玉器展」,臺灣故宮表示,誠摯邀請各界人士及有興趣的民眾至外雙溪一遊前來參觀,中為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鍾元/大紀元)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頭活水來-宋遼金元玉器展」。(鍾元/大紀元)

第二單元「衝擊與融合」

第二單元「衝擊與融合」,呈現漢、契丹、女真、蒙古族群,因生活形態差異而發展出特殊題材、類型,並相互欣賞、學習的開放精神。

南宋 鹿紐玉印。(臺灣故宮)

遼為契丹、金乃女真、元係蒙古為主所建立的政權。這三支北方民族逐鹿中原前,游牧、漁獵是其生活的方式,故「弋獵網鈎」是無法亦不可忘記的國族根本,因此臨水岸縱鷹擒雁;入山林獵鹿射虎成為儀式外,相關題材與元素亦皆納入其玉器紋樣中,而呈現出的驚險畫面或季節色彩,給予定居農耕的漢族嶄新的視覺感受與創作靈感。

遼 玉魚龍。(臺灣故宮)

相對南方的宋人社會,三教合冶:「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的思潮下,玉器有了表現佛家經典故事;道家玄逸吉祥況味;儒家尚古窮理思想的樣式與圖案。如此具有豐富底蘊與哲思的玉器風貌,對於北方民族也是一種文化衝擊與吸引。

第三單元「個體與環境」

第三單元「個體與環境」,展現十到十四世紀玉器藝術表現手法。其中最明顯的特質與變化,在鮮活、寫實、象生之作外,還更完整而靈動的描寫自然,藉以傳達對自然的親近與崇敬。

宋至元 松下弈棋圖玉版。(臺灣故宮)


南宋 兔紐玉印。(臺灣故宮)

「師法自然」是十到十四世紀藝術發展整體的趨勢。如在玉器範疇中,動物或人物主題,即由遠古組合式的神靈象徵,轉變為鮮活自然的寫生之作。不過寫生的意義並非逼真的外觀寫實,而是藉由合理的姿態營造神韻,在回首、翹臀或伸展腰脊等細微動作中,傳達神形兼備的生命感。

宋 玉鵝。(臺灣故宮)

最重要的是,這時玉器紋樣開始透過簡要的環境細節以建立空間感,甚至是時間感:長可領略季節氛圍;短則看見生死剎那,具體而微的表現出萬物和自然的關係。此後,玉器常受繪畫的影響,不時以流露畫意為尚。有趣的是,清乾隆皇帝也觀察到這個時代新趨勢。

第四單元「華麗與質樸」

第四單元「華麗與質樸」,嘗試以文獻配合目前有限的考古出土及傳世品,探索當時社會氛圍與知識份子的價值觀,及其對於玉質生活器用風格所產生之影響。

宋、遼 玉龍紋盤。(臺灣故宮)

玉質「燕器」,即以玉做的日常瓶、盞、盤、盂等用器,在宋代是奢華象徵。當時漢人士大夫「崇儉」,大臣嘗以「不用玉器」為祖宗家法諫言帝王。徽宗飲宴欲用玉器,即畏人議論「太華」。反觀北方遼、金、元,雖一度有「禁造玉器」之令,但實際貴族並無顧忌,不時可見玉盤、碗,甚至馬具亦嵌玉飾,隱約形成北盛南斂的狀況。

就有限的考古出土物,十到十四世紀的玉器泰半為小巧的服飾、文房用品,部份玲瓏細緻,但多數簡單樸實。然而傳世品中,尤其清宮收藏者,卻出現一些宋至元代華麗與大方兼備的玉質「燕器」,正足以補述當時多元的等次與風格。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推出「源頭活水來-宋遼金元玉器展」,精選玉器文物達200餘組件,內容繽紛多元,圖為「玉頂」專區。(鍾元/大紀元)

「玉頂」專區

最後一類展出的「玉頂」,原是冠帽或器蓋頂端的玉雕飾件。其清宮整體的收藏量,以千計數亦不為過,特闢專區,分門別類羅列,呈現玉頂的各式主題、技法與風格外,亦顯數大是美之趣。

元 汀渚鷺鷥圖玉頂。(臺灣故宮)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的「玉頂」,以元朝作品為主,攙雜金代者,亦有不少明、清仿作。一般認為「玉頂」原置於帽上,明代的收藏者或延用原功能為帽頂,或改嵌於爐蓋上為爐頂。其數目雖多,主題卻可以大致規劃出「汀渚鷺鷥」、「螭虎伏丘」、「花間行龍」、「荷葉鴛鴦」及「春水」、「秋山」等類。

其中「螭虎伏丘」類,多以高浮雕技法製作,較為厚實,其餘各類則慣用多層次鏤空,營造層層疊疊的效果。多視角的設計手法,讓人既可享俯覽之趣,更適合環繞觀賞,許多作品豐富細膩,小中現大。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