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乾涸 專家:禍起三峽
【大紀元2014年1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洪寧綜合報導)近些年,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最低水位不斷刷新紀錄,進入2014年冬季,鄱陽湖出現嚴重乾涸。不少專家認為,三峽工程建成後,鄱陽湖出現明顯變化,水面明顯減少。鄱陽湖低枯水位、持續時間延長已呈現常態化趨勢。
最大淡水湖變成小河溝
據央視網報導,在今年的11月26日,鄱陽湖水位為9.94米,比歷史同期11.31米低1.37米,跌破10米關口。雖然冬陸夏水是鄱陽湖的特徵,但是這個冬天,鄱陽湖已經徹底由淡水湖變成小河溝。
據鄱陽湖水文局副局長曹美表示,鄱陽湖星子站10月下旬進入12米枯水位,平均時間平均提前24天,枯水持續時間顯著加長。
水位在三峽建後明顯降低
江西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分析發現,三峽工程全線建成前後,鄱陽湖水域面積發生明顯變化,工程建成後比建成前鄱陽湖水面明顯減小,各月平均約減少100至1100平方公里。
江西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工程師祝必琴說:根據2000-2006年和2007-2014年,三峽工程全線建成前後的鄱陽湖流域降水量分析,工程建成前後鄱陽湖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分別為1634mm和1624mm,幾乎沒有變化。但鄱陽湖水面仍明顯的減少,說明三峽工程全線建成蓄水對鄱陽湖水面造成明顯影響。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曾向陸媒表示,三峽及長江上游水庫導致江湖關係發生變化,長江幹流沖刷、水位下降,從而導致鄱陽湖水位降低,出流加快,蓄水量減少,並且湖區提前進入枯水期,枯期時間延長。他預計三峽水庫運行30年後,將導致鄱陽湖水量多流出35億立方米,相當於把鄱陽湖的枯水期提前一個月。
沿湖居民生產生活用水告急
據大江網報導,截止11月28日上午8時,鄱陽湖都昌水文站水位9.55米,低水位給鄱陽湖航運、漁業和周邊居民用水造成嚴重影響。為確保縣城15萬人口用水安全,縣自來水公司將啟動應急供水方案,提醒廣大市民盡量錯開用水高峰期。
據《江南都市報》報導,10月中旬以來,鄱陽湖水位平均每天落幅0.3米左右。按此計算,每日鄱陽湖的水要退去兩三億立方米,按2013年南昌城區全年供水量為3.5億立方米計算,鄱陽湖一天退走的水量足夠南昌城區市民用上大半年。
魚類很難產卵 繁殖受破壞
入冬的鄱陽湖已嚴重乾涸,放眼望去,儼如一片北方大草原。導致很多魚類的繁殖地也遭受破壞,鄱陽湖監測的魚類種群也在年年減少。乾裂的灘塗隨處可見死亡的小魚、小蝦和螺螄、蚌殼。
科考組發現,罕見的春夏連旱、超低的水位,造成鄱陽湖洲灘港汊裸露,鯉鯽魚無法進入苔草等草叢產卵,種群繁衍遭遇「腸阻塞」。
珍稀候鳥無處覓食
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長江。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是世界六大濕地之一,其面積占江西省濕地總面積的97%。鄱陽湖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候鳥及濕地生態系統。
村民說,往年湖水退去後,水坑裡有大量魚蝦,螺螄,是鳥類的美餐。今年,湖床裸露,數十萬隻候鳥的口糧自然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林琮文;覆核編輯: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