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油炸食品 劣質油離我身
【大紀元2014年1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灣台南報導)食用油接二連三出包,食品安全暴露出的問題,正說明社會發展中的急功近利、及誠信道德缺失的縮影,致使消費者出現信任危機,嘉南藥理大學食品科技系教授鍾玉明表示,食安事故發生概率與源頭汙染有絕對關係,易於傳遞到整個產業鏈,顯示原物料的管制制度出現問題。
工業用油或飼料油,使用的是人不宜食用的下腳料、病死動物製備,製程環境髒亂,可能潛在「有害」的風險成分高。經重複使用、劣化油脂、及「餿水油」通常是已氧化裂解的劣質油品,酸價高外、更含過氧化物及醛酮類等強致癌化合物,會增加神經退化性疾病及各種癌症的風險;同時因經高溫使用,亦可能產生苯駢芘(Benzopyrene)等物質,長期暴露恐有致癌風險。
新鮮、品質好的食用豬油呈潔白色、有香味,如油已發黃或散發油耗味,說明煉製中有問題或貯存時間過長,已經氧化,不能再食用。從這次黑心油事件中,食藥局檢驗市售問題豬油結果顯示全數符合標準。原料違法卻檢驗合格,顯示檢驗非萬能。樣品中要做所有化合物檢驗,目前技術未成熟,困難度相當高。
鍾玉明表示,避免食用到劣質油,烹調應少使用油脂,尤其是動物性油脂,並減少食用油炸、烘焙及高脂食品,可避免文明病上身,尤其油炸食品,會增加老化性疾病及各種癌症的風險。
他建議,平日宜多注意飲食均衡,攝食豐富且充足的五色蔬果、喝茶喝咖啡等,滿足每日必需營養素外,也攝取多種抗氧化成份及補足膳食性纖維,有助維持及改善腸道健康,防止有害「毒素」滯留體內,加上適當的運動及正常作息,健康就沒煩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