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宜欣:教育政策下的小小「志工」?
【大紀元2014年11月25日訊】志工,一群出於志願從事服務工作的人們。各國政府都積極在推廣志願服務,志願服 務是一種公民參與的方式,也是一種自我的提升和學習。許多人們付出時間、心力去 關心身邊及社會需要幫助的人,也從中得到快樂。但現下的教育政策,卻讓這服務的 真諦悄悄的變質。
「順手捐發票,救救老殘窮」這是我們常在路上聽見的口號,越來越多國高中生投入 志願服務的行列,擔任志工,無論是上街募發票或是到各機關提供服務,例如像是到 醫療院所、圖書館等等。不過有些學生也坦承是為了得到志工時數才參與這些活動的 ,現在的升學管道幾乎都有要求志工時數證明,政府希望學生可以有機會多接觸這類 活動,進而去瞭解服務的意義及對社會的貢獻。可是不夠完善的政策規劃,使得有部 分學生只是因為要服務而服務,並非出於真心自願,這樣似乎抹滅了原本志願服務的 精神,也對自願者不甚尊重。另一點,有些得到實質幫助的機關還好說,但有些反而 要多付出人力去服務這些小小志工,不過,有些機關仍需配合政府開出志工名額,學 生搶破頭是常有的事,還有家長動用關係為了取得子女可以當志工的機會,有的甚至 自己下去幫忙做。我想,這樣的學習並沒有對孩子、對社會帶來多大的實質效益,反 而有些疑慮、擔憂存在。
這樣的情況不僅扭曲了政府的本意,還花了更多的社會成本,更重要的是,造成學生 價值觀的錯誤及家長嚴重的錯誤認知。
這樣的亂象越來越多,顯示出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上的考慮不周、規劃不嚴謹。改變 來自教育,我深信不疑,但現在環境能提供給孩子的很有限,連這樣單純公益性質的 志願服務都流於功利化,我心裏覺得很難過,也希望政府能為這些孩子們多想一些。
責任編輯:方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