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婚姻家庭

是訓練還是學習

那天帶著楚楚一起去市場的時候,去了附近的小公園遊戲奔跑,這是住在林口的唯一好處,超適合小人的,三步有綠地、五步有公園,隨時都可以讓楚楚停下來、爬上爬下、遛個滑梯、盪個鞦韆!我讓妹妹陪著他玩,自己跑去市場買了一圈後回來,就在夕陽下、吹著涼風看著我這2歲半,像個「金頂電池」廣告裡的兔子一樣的兒子。

剛好遇到幾對父母也帶著孩子來玩,順道也就聽了她們父母間的對話。

4-5歲的年紀,媽咪間討論的話題剛好是幼稚園;因為攸關楚楚之後上學的去處,我不經意地拉長耳朵聽了媽咪間的討論。

其中有個媽咪說「XX幼稚園」:「真的很不錯,不管是專業的師資、教學我覺得都很棒,不過,我後來沒讓小孩去的原因是,她們那裡的老師什麼是都做得好好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去到哪裡,什麼事情都要別人做好!」

她後來舉了一些例子,例如,幫孩子換穿衣服、穿鞋子或者餵飯等等,這些孩子原本在家都是自己做的,去到學校反而學著不做!於是,她放棄了那間幼稚園。

另一個媽咪問她:「可是,這個不是之後2~3年他就會了嗎?」那位媽咪回答:「是沒錯,但這樣我們還得『伺候他』2~3年不是嗎?,我是懶媽媽啦~」她這樣補充著。

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之前,我和喬楚爸之間的討論,好像也有類似的爭論,「孩子到底該不該訓練?為什麼不能等他到自然成長的時間、自然會呢?」

喬楚爸很不喜歡「訓練」兩個字,大概是因為這個詞感覺上很硬、很不人性,小孩又不是狗或動物,感覺上要訓練他們上馬戲團;不過,我把訓練當成了練習、學習的同義詞,所以沒那麼反感,對我而言,訓練是大人對孩子說的,練習就是孩子的意義,沒有一出生就什麼都會的小嬰兒,所以,地球上的所有事物對他而言,都是「學習」,但是,看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要身體力行從看著別人做到自己會做,我稱之為學習、也是訓練的一種歷程。

就舉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好了,喝奶,所有的衛教資料都說,生下來的孩子幾乎都會有吸吮的反射、都會自己喝奶,但是護士還是得教我們這些在餵奶上頻頻受挫的媽咪,為什麼?因為缺乏訓練!缺乏練習!所以姿勢不對、吸不好。

同理可證,生活上的一切事物,不都是這樣學習來的?

學著適應日夜生活,學著運用自己的腳,到後來的學著說話、學著溝通、學著跳、學著走、學著禮貌、學著打招呼….想一想,是誰教孩子打招呼?不斷地運用方法、獎勵、忽視,就希望教導出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孩子確實會有他自己的發展,我們不能「揠苗助長」,但是,我們放任其自然生長,他真的就會長成我們要的樣子嗎?

小的時候,我媽是個家政呆媽,所以,任何的家政才藝作品,我只能靠我自己,別的同學都是請媽媽代縫、代做的,只有我自己抱著東西去找老師,自己一針一線地縫,不是我勤勞,實在是我媽真的不會,求她不如求自己,但後來我想想,因為她不會,所以我反而會去學。

她每天幫我們煮飯、做便當、洗衣服,因為讀書的關係,她幾乎一手包辦沒要求我幫忙,所以,我一直到大學可能還是只認識幾樣菜、幾種魚,我連水果該怎麼挑都不知道,因為我媽會買、會煮,我又何必學?

我媽沒有放任我,她每次都會碎念我,女孩子該學什麼、該做什麼,以免以後如何如何之類的,但因為講完了,她還是攬起來做,我就還是繼續地「不用訓練」。

或許,到了他真正該用那樣技能,或者同齡的孩子都這麼做的時候,他會開始思考要不要跟進,但以我自己的經驗,那個時候,或許孩子已經要面對人際的壓力,「某某某都會這樣,妳怎麼不會呢」,或是比較的煩惱,為什麼都要跟別人比呢!

課業學業,我倒是覺得只要養成習慣,一切都好談。但人格、生活,習慣不容易養成,又很容易破壞,我覺得最困難。所以,我贊成那位「懶媽媽」的話,聽起來好像是我們「不想」去伺候「一個少爺」,但其實,是不想「製造」出一個少爺,這兩者之間,是有很大的差異性的,對吧?

責任編輯: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