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開通當天 投資市場出現分歧
【大紀元2014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滬港通股票交易意味著大陸投資者與國際投資者可以相互買賣規定範圍內的滬股和港股。17日滬港通已正式開通,當日投資市場出現分歧,國際投資者與大陸投資者態度迥異。
投資市場分歧顯現
11月17日上午9點30分,滬港通在上交所和港交所正式開通。當天上證綜指高開創下3年來新高,而恆生指數卻表現平平,投資市場分歧顯現。
中國大陸投資者對香港股票的需求較為有限,每日人民幣105億元的配額只使用了16%。而全球投資者在距離A股市場收盤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人民幣130億元(合21億美元)的每日配額就已經用完。
上證綜合指數漲0.7%,報2,495.80點;早盤漲幅一度達1.2%。恆生指數跌0.5%,報23,974.17點;恆生國企指數跌0.9%,報10,664.31點。
大紀元記者詢問大陸一些投資者對港股通的看法,對方普遍持觀望態度:「先等等看,暫時不准備開通,主要是對港股還不大熟悉。」有的表示:「香港股市和全球經濟相關,因此得關注很多的資訊,但消息渠道卻很窄。」
由於中共當局對於網絡的封鎖和資訊的曲解,使得大陸投資者獲得相關資訊滯後及真實性大打折扣。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各種信息瞬息萬變,對投資者分析能力要求較高,若不能及時做出判斷即可能造成投資損失,因此產生了滬港通開通首日兩地的投資分歧狀態。
從今年4月10日到11月17日,滬港通從提出到實現用了7個月零7天的時間。速度如此之快,顯示著中共當局對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局面的擔憂。
滬港通產生過程
2007年天津嘗試推出「港股直通車」,引起極大爭議,後被限期推遲。
2009年中共國務院19號文件提出引入國際公司股票,後未有實質性進展。
2014年4月10日中共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發佈聯合公告,將在6個月內推出「滬港通」試點。
2014年6月13日中共證監會發佈《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若干規定》。
2014年9月26日上交所發佈《滬港通試點辦法》、《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知音》等規則。
滬港通名詞解釋
滬港通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滬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經由香港聯合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規定範圍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規定範圍內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責任編輯:李穹;覆核編輯: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