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行動!拯救「大自然缺失症」的孩子們
【大紀元2014年10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徜徉在大自然,可教可學的東西很多:植物學、動物學、文學、數學、音樂、物理、化學、體育……可以說,學校裡一大半的課程都可以在大自然中學習,而且是探索、發現加創造,不是拿著課本死讀書。
大自然帶給孩子創造靈感
5歲的童童撿起地上有著兩個洞的樹葉,好像發現了大的秘密,她神秘地告訴媽媽:「這是臉耶!」弟弟隨手拿起樹下的兩片枯葉當成他的翅膀,煞有其事地揮動雙臂,開心地說 「我飛起來了。」他跨上一根枯木當作小馬,再到旁邊撿起小果子、小樹枝放進枯木的小凹洞裡,告訴媽媽說:「我在餵小馬吃東西」。
大自然可以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石頭、樹葉、花草都是最棒的玩具,孩子可以在沒有玩法與規則限制的情況下,玩出他自己的創意與趣味。
早教專家稱,孩子的心智發展是有一定的順序的,最早是觸覺,然後是嗅覺、味覺、聽覺、視覺……大自然的聲、光、色、味可以滿足兒童知覺發展的需要。讓孩子通過各種感官「觸摸」大自然,與大自然進行身心溝通,對身心健康都有幫助。
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許心欣說,都市化的結果造成人與大自然的脫勾,嚴重的升學主義與現代社會高競爭壓力,導致許多父母一窩蜂地將孩子送往補習班、才藝班等,形成孩子「在教室間來回奔波」的現象。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教授摩爾(Robin Moore),在研究現代孩童時期玩樂的狀況時發現,兒童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自然環境越來越少,對於自然的基本體驗正在被電子媒介取代,他說:「電子媒介給人們的體驗是間接的、替代的、失真的、雙感官的(僅視覺和聽覺),且是單一形式的。」他認為這樣古板乏味的環境將限制孩子的健康成長。自然環境提供了孩子豐富多元的感官體驗,幫助他暸解時間、空間,讓孩子學到如何與周圍環境互動、在其中自由自在地玩耍。
理查‧洛夫(Richard Louv)寫的《失去山林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Last Child in the Woods: Saving Our Children from Nature-Deficit Disorder)一書,引起全美教育界的重視,「大自然缺失症」一詞,並不是醫學病症,而是指人類因疏遠大自然而產生的各種病態表現,如感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且易發生理和心理疾病。有研究顯示,公園與露天場所的缺乏與高犯罪率、抑鬱症等都市弊病有關。
讓孩子回歸大自然
孩子是充滿靈性的,他們天生就能與自然界中的動植物交流。一位男士在其微博中分享了一次「筆記大自然」的活動。作為組織者之一的他帶著孩子們認識了很多植物:如蒼耳、元寶樹、兩面針、黃花槐……蒼耳因為帶有可以粘掛的鉤子,迅速成了孩子們喜愛的玩具,他們還發明了「蒼耳炸彈」到處玩。有一個4歲多的小朋友撿到一根狗尾巴草,他非常認真地畫在本子上。
這位男士在其微博中這樣寫道:「因為當天是陰雨天氣,孩子們發現了大量蝸牛。我感慨不已,如果不是今天和孩子們出來玩,我這近視眼肯定不會注意到這些小生命,也不會想到『蝸牛為甚麼在雨天出來』這個問題。」**
責任編輯: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