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資料庫
【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28日電)台灣天然災害頻仍,國研院今天發表國內第一個千兆級的地科資料庫,具寶貴的在地價值,可方便快速與跨領域、跨時空、跨事件的查詢及資料長期保存機制,提供政府決策科學依據。
國研院地科資料庫(ESOK)計畫主持人林芳邦表示,1980年前台灣周圍海域的溫度,查遍全台灣資料庫都沒有資料,以致無法做完整分析,最後欠缺的資料是在日本才找到,可見資料庫儲存的重要。
他說,尤其電腦儲存設備日新月異,很多存取設備很快被淘汰,如果沒有資通訊人員維護,與時俱進更新,將來連要存取都很困難。
這個首座擁有台灣的地球與環境科學基礎數據庫,具寶貴的在地價值,資料主要來自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的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地面影像、福爾摩沙衛星三號全球電離層觀測、溫濕度等12萬筆資料。
另外,還包括海洋中心的水文、海流、水色、水溫、表面風場與鹽度共1000萬筆;颱洪中心的海洋大氣探測雷達溫濕度、風速、雨量、颱風路徑20萬筆,以及國震中心地層的地質、土壤、地震波12萬筆等原始觀測及數值模式資料。
資料庫中資料每年以百兆級(100 Terabyte)的規模累積,每秒可以處理即時高頻資料達1萬8000多筆。
林芳邦說,ESOK儲存容量相當於2000顆500G的硬碟,具千兆級(Petascale,10的15次方byte)科學資料典藏儲存能量,且與大型計算分析主機連結,並架設在國家學研網路骨幹上,確保北中南異地備援與資訊安全服務。
他表示,透過國網中心的整合,資料庫可以提供學研界跨時間、跨領域、跨空間、跨事件的查詢使用,如不涉敏感性議題,申請期間約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