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放水錢荒仍未解 各集團博弈呈膠著狀態
【大紀元2014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中共央行臨近中國新年頻繁市場操作,大派「紅包」投放流動性,但錢荒問題仍然未得到緩解,銀行間拆借利率仍上漲,錢荒不斷掀起高潮,相關利益集團和央行的博弈到達膠著狀態。
央行年前大派「紅包」錢荒仍未解
1月21日,中共央行重啟暫停七次的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分別投放750億7天逆回購和1800億21天逆回購,單日淨投放2550億,創近期天量。
1月23日,中共央行繼續開展期限21天的逆回購操作,交易量1200億,當周累計投放3750億。
1月28日,中共央行再次開展14天期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繼續向市場投放資金。
但持續投放的資金難解市場飢渴,1月28日,上海銀行同業拆借利率(Shibor)顯示,隔夜資金繼續上漲至4.8477%;1週資金上漲至4.9657%;一個月資金上漲至7.3330%。
錢荒令銀行到處找錢,據《金陵晚報》30日報導,某大銀行南京地區一支行為了資金,行長親自出馬攬儲,聲稱只要1月31日前到賬,過了月底就可轉走,給予5.5%的返利。
消息一出業內人士披露稱,銀行需要拉存款沖任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為了拉存款,銀行可謂花招百出,有存款送禮的,有存款上浮利率的,也有如上述行長一樣,直接給返利「花錢買存款」的,並且今年各家銀行攬儲的返利都有提高。
「花錢買存款」一直被認為是銀行攬儲的灰色做法。而這種年終只存一兩天的存款,業內通常稱之為「末日存款」。事實上,即便是檯面上的,今年年關銀行為吸引存款,也做了不少動作。最為普遍的是採取定期存款「一浮到頂」的政策,即上浮10%。
風險可能會集中在2014年暴露出來,法興銀行報告稱,央行的真實意圖是將市場利率穩定在較過去相對較高的水平,以抑制高風險借貸行為,同時避免觸發系統性金融市場風險。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在央行看來,現在是對混亂的地方財政和影子銀行套利補貼。不保持一定壓力,錯配模式重燃,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調整會很難持續。
航天證券分析師吳建剛表示,事實上流動性危機並未消除,市場資金趨緊已成為一種常態。中國新年過後將有大量逆回購到期,屆時將對資金面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利益集團與央行博弈進入膠著狀態
隔夜拆借利率飆升,對借貸雙方而言,都是難熬的日子。去年至今大陸的股市和債市不斷下跌,直接原因就是錢荒造成的資金緊張。相關利益集團無聲地倒逼央行放水,表現出如果不放水就崩盤的架勢。
2013年6月19日中共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經濟轉型升級,這是李克強在一個月左右時間第三次提及存量資金問題。
李克強此舉觸動了相關的利益集團,隨後大陸銀行間拆借利率飆升,錢荒開始大爆發。在業界驚呼「狼來了」的同時,相關的利益集團進行了更加激烈的回應,錢荒不斷發酵與蔓延,波及到了多個行業與領域,出現了資金鏈斷裂和項目擱置的情況。
面對中央提出的盤活存量,一直與中央割據抗爭的地方政府也做出了回應稱,「存量真沒多少,債務倒有一大堆。」河南鄭州的財政官員表示,鄭州一個區已經欠下了上百億的外債,即便還債順利,可能也到2020年。在目前的情況下,財政本已入不敷出,想要盤活存量,簡直有些天方夜譚。
中國金融市場不是缺少貨幣的問題,而是缺少信用定價機制、資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問題。中國M2(廣義貨幣)存量全球第一,由於中共管制貨幣控制利率,扭曲了銀行的資金結構,市場化傳導機制不靈。
一旦央行大規模注水,市場就從冬眠中醒來;一旦央行不放水或者放水少於預期,市場立馬陷入殭屍狀態。
中共體制形成不完善不健康的市場,貨幣放水建立不起健康根基,由此衍生出中共各利益集團相互博弈,並且愈演愈烈進入膠著狀態。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