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金融時報》:中國是新興市場最大風險
【大紀元2014年0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曉英編譯報導)中國信貸緊縮和經濟增長放緩產生漣漪效應,使得新興市場的前景突然變得黯淡。根據來自美銀美林的數據,新興市場國家債券市場連續17週處於資金外流狀態,股票則連續13週資金外流。這是11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市場專家則表示,新興市場最大風險在於中國。
去年春夏季時,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大部分賣家屬機構投資者。現在,隨著資金持續流出,散戶投資者尋求撤資。這將迫使基金經理把手頭的新興市場金融資產出售。
由於這些經理往往不能出售他們手中最缺乏流動性和業績不佳的股份,他們只能出售他們手中最好的資產,從而引發更多的出售潮。
多數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成功從上週阿根廷比索(peso)暴跌中脫身。阿根廷與巴基斯坦等一些小國家也從新興市場的地位跌至前沿市場。他們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太微不足道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發生在新興市場一大部分事件與美國國債緊密相關。里昂證券分析師伍德(Chris Wood)表示,現實情況仍然是,只要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上升,新興市場將繼續承受壓力。因為兩者之間有近乎完全的相關性。因此這週的美聯儲會議將會被密切關注。
不過,另一大決定新興市場的因素是來自中國的風險。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部投資管理部負責人雪爾瑪(Ruchir Sharma)表示,中國是最大的風險因素。
該報導稱,近5年來,當中國的經濟以年平均9%的速度增長時,其對從煤炭到資本財需求的增長推動所有貿易夥伴國家的貿易額增長。如澳大利亞、印亞、德國和日本。但是,據雪爾瑪研究調查顯示,未來5年增長會放緩。
現在,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越發令人擔憂。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認為:不斷上漲的銀行間拆借利率、流動性保持緊張、繼續推漲的借貸成本、經濟增長放緩等風險,加大了金融壓力。
許多人認為北京當局最後會被迫採取措施打擊影子銀行。但是如果北京允許一些金融機構破產或讓由大銀行出售的金融產品違約,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北京試圖遏制信貸擴張,不過同時官方銀行的流動性也受到影響。如今已很難界定官方規範的與灰色地帶的影子銀行之間的界線。
現在中國新年即將到來,借貸者的壓力更大。為了具備資格得到新的貸款,借款人必須按時償還現有貸款。所以其中很多人只能到影子銀行借款還官方銀行的貸款,以便有資格拿到低利率的新貸款。一旦政府嚴厲打擊影子銀行,可能會引發大範圍的恐慌。
與此同時,為了緩解壓力,中國的銀行要求境外借款人在近期內不要動用信用額度借款。不幸的是,中國的資金撤出時正逢這些國家的銀行也在收緊信貸。南美和亞洲的央行正在加息。
過去,新興市場的移動步調一致。但目前不太可能出現同樣的情況。
(責任編輯:王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