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中華民國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7日舉行年終記者會,退輔會主委董翔龍、副主委金筱輝、劉國傳等均出席。退輔會表示,在中華民國百餘年的歷史洪流中,榮民袍澤基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犧牲奉獻 ,無役不與,為短短數十年人生,寫下雋永璀璨人生,《雋永人生-102年榮民節特輯》出版,彰顯他們雋永、豐富的人生歷程,也讓他們愛國愛民的高貴情操,永受世人的景仰與推崇。
老兵憶往:鐵頭軍奮勇抗戰
民國26(1937)年7月7日盧溝橋槍炮聲響,中日開戰,國軍騎七師奉令開赴平綏路一帶,加入第8戰區戰鬥序列,司令長官是朱紹良上將,長官部駐在甘肅蘭州。日軍攻下平津,經南口沿平綏線向西進犯;騎七師隨戰局進展節節抵抗,阻敵於綏遠五原一帶。關安邦於1937年8月自軍校畢業,奉派騎7師第19團第1連擔任少尉連指導員,於10月到達五原。
騎兵第7師是於1935年間,國軍於河南陝縣合併騎兵第1旅、11旅和13旅改編,下轄19、20、21等3團及勤務、通信、騎炮、技術破壞和衛生等直屬連,配備中正式步騎槍、捷克式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八二迫擊炮和丹麥造二公分連發式戰防炮,官兵身著德式鋼盔,馬匹全部配備皮鞍具,為當時擁有第一流裝備的國軍部隊。
師長特派保定軍校5期畢業的門炳岳中將出任,各級幹部多由黃埔陸軍官校畢業。編成後,一度在陝甘一帶剿共,之後奉令開往山西北部之保德、府谷一帶準備抗戰。因系中央嫡系部隊,一般人稱為「中央軍」,民眾稱為「鐵帽軍」,日本人則稱其為「北支鐵頭軍」。
長沙第1次大捷後,國軍奉令展開冬季攻勢,全面反攻。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秘書長賀衷寒中將,率領北路慰勞團到綏西前線勞軍。騎7師向敵後平綏路上之薩縣挺進,掩護35軍攻下綏西重鎮包頭,並攻進薩縣,予日軍嚴重打擊,之後配合戰略退回原防區。
日軍經此打擊,集中兵力,大舉撲向我軍,而挑起綏西大會戰。騎七師佈防於包頭以西之西山嘴地區,35軍和81軍佈於烏不浪口及狼山口。日軍預知騎7師為「鐵頭軍」,遂以最精銳聯隊猛攻國軍第19團,戰況慘烈。第4連連長倪文藻少校持手槍近距離射敵數名後,壯烈成仁;第2連排長劉石亭中尉在猛烈敵火下,向連長畢敬毅少校報告情況,回頭不到幾步,便遭敵炮擊中犧牲。第20團接著迎戰,第2連連長譚乃功少校亦身負重傷。
門炳岳師長以望遠鏡觀察敵情,見日軍大批湧進,即令部隊轉進,日軍遂侵入河套。第8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上將聞訊,由蘭州親臨寧夏,令馬鴻逵中將率騎兵一團星夜馳援,日軍倉皇撤退,國軍乘勢追擊,收復河套。據日俘供稱,其水川中將在此役陣亡。1941年12月,騎7師接替81軍包頭防務,第19團第1連在樹林阻擊來襲日軍時,連長毓哲少校座馬被日機擊中數彈,鮮血直流,他仍緊握韁繩指揮戰鬥,英勇無比。
1945年5月,歐戰結束,騎七師奉調甘肅靜寧整訓,途經寧夏吳忠堡,民眾夾道歡迎;3個月後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關安邦時任師政治部參謀,實時將消息發佈,民眾爭睹,都期待戰後可享太平日子!
九二海戰 護衛海疆
「歷史」是先烈用鮮血寫出來的;宋家騏服役時擔任海軍陸戰隊上士班長的大伯宋濤,說起海戰史就眉飛色舞、情緒激動,尤其是民國47(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的「九二海戰」海軍官兵奮勇擊沉、擊傷共軍艦艇十餘艘,戰績輝煌;其中,以沱江艦以一敵十,力戰不懈,最為慘烈。
1958年9月1日,南巡支隊維源、沱江和柳江三艦,由支隊長姚道義上校率領,自馬公護送美堅艦載運友軍和記者赴金門;沱江艦另執行人員、器材專送任務。2日下午,維源和柳江艦掩護美堅艦作業時,遭8艘敵艇襲擊,3艦迎戰,近至百碼,先後傷敵5艘,維源艦中彈唯損害不大。
沱江艦在艦長劉溢川少校率領下,於9月2日凌晨完成任務,準備回航時,敵艇一批快速接近,即通知美堅艦提高警覺,並單艦挺進,首先發砲擊沉敵艇一艘,在兩小時的戰鬥中,擊沉敵艇5艘。全艦官兵面對敵艇圍攻,傷亡倍增,激戰至艦身進水、艦砲失效時,所幸敵艇傷亡殆盡,沱江艦得以保全。
當沱江艦主機艙、輔機艙中彈,右主機故障,輔機艙進水,輪機長及所有人員堅守崗位,奮力搶救、堵漏,使艦體保持機動、平衡;戰至最後,發現敵艇無人而放棄衝撞時,又全力堵漏,以僅存四〇砲自衛,勉力返港,其難度之高,即令今模擬岸訓也未必有此成效。
勝利果實,確是全體官兵發揮海軍「錨鏈精神」優良傳統,奮戰不懈得來的。宋家騏回想1984年,他和同學奉派到LST224艦見學輪機工作;當時該艦即將除役,可是官兵作息、訓練及保養,毫無懈怠。親切的航海上士謝茂興,對艦艇常規有問必答,帶領我們進入輪機領域;50幾歲的士官長「老爹」,每天在機艙爬上爬下,樂在其中。
之後宋家騏在中字型艦擔任輪機長那年,隨艦長梁紀信中校執行南沙運補任務時,因海象極度不佳,為了應變隨時可能發生的狀況,弟兄們幾乎都睡在機艙周圍,沿途持續進行搶修、吊缸,歷盡艱難好不容易抵達南沙海域。他在完成任務,返回左營軍港時,只見妻子懷抱未滿週歲的小女,站在隊伍中迎接,眼淚不禁奪眶;回想當年沱江艦官兵返回馬公港,接受國人歡呼時,激動之情當百倍於此。
「九二海戰」這段壯烈史實,不僅是海軍「忠義軍風」的展現,也確保了寶島臺灣的繁榮發展,吾人對當年參戰官兵,尤應獻上崇高的敬意!
同心協力 鞏固西莒
民國44(1955)年春末夏初,臺灣海峽和馬祖海域,局勢緊張,共軍揚言「解放」閩江口外的白犬島—包括原屬福建省長樂縣(今連江縣)所轄的東犬(今東莒)和西犬(今西莒),由海上游擊隊第四十六支隊防守,既無正規國軍,亦無防禦陣地。
同年5月上旬,國軍50師170團暨野戰砲兵226營等部隊,奉命緊急航向馬祖海域,拂曉駛近西犬島,因無碼頭,無法靠岸,而以漁船駁運登陸。當天中央日報頭條新聞報導:「國軍第一流部隊開赴前線登陸白犬島。」共軍乃不再叫囂,始終未越雷池一步。那一年,焦家龍在170團勤務連擔任少尉政工幹事。
西犬島地勢陡峻,雜草叢生,沒有樹木,也沒有道路。彈藥、糧秣以及笨重的七五山砲如何搬運?困難重重,致使官兵們士氣低落;幸而團長王枝春上校周詳策劃,任務分配得宜,且採納砲兵營長徐新民中校提議,向國防部申請材料,請海軍支援運輸,並徵調民用漁船接駁上岸,部隊士氣為之一振,戰友們恢復生龍活虎般的戰力,夜以繼日,同心協力,克服困難;優先搬運七五山砲至山頂定位後,又忙將彈藥和糧秣,次第運到各要點,完成初步作戰準備。
戰地指揮官復通令所屬各部隊:加強戰備,構築防禦陣地,時時備戰;建碼頭、修道路,劃分責任區,限期完成。國防部為鼓舞士氣,每月隨薪餉發給官兵戰鬥加給,若主食不夠吃,就加發構工食米。
西犬島在官兵胼手胝足、同心協力下,建好了碼頭,軍艦從此得以靠岸;修好了道路,車輛上岸後,戰備物資便可順利運抵各據點;尤其構築了銅牆鐵壁般的防禦陣地,使西犬島固若金湯。當年曾有外國記者至島上訪問時,讚揚工程偉大,比喻西犬為戰地不倒翁,是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170團和野戰砲兵226營官兵,與有榮焉!
西犬島於1971年改名西莒島,堅強的防禦工事,不僅鞏固了馬祖列島,也保障了臺澎同胞生命財產的安全。
山丘上的老戰機
P-40鯊魚式戰機,是抗戰時期美國援助的機種,在中國戰場上性能尚稱優異;後來日軍推出新式零式機種,美國再援助「P-51野馬式」戰機,換下鯊魚式戰機。
1945年抗戰勝利,P-40鯊魚式戰機之一部,留在湖南淽江機場,空軍總司令部撥了一架給空軍發動機製造廠附設訓練班,作為學生學習之用。製造廠即派專人專車前往淽江機場接收,經拆卸後運回羊場埧「員工訓練班」,按原機安裝,位置在山丘上的班本部廣場。
班本部與學生大隊部,至少相距50公尺。航空發動機製造廠,係建設在貴州省羊場埧一座山洞內,名為「烏鴉洞」。原計劃在昆明市設廠,因日機經常空襲侵擾與轟炸,才決定在羊場埧的「烏鴉洞」建廠。
航空發動機製造廠工程,1940年由上海陸根記營造廠負責建造,洞內分上、中、下三層,頂上一層是發動機製配場,面積為700平方公尺。廠裡為培植航空專門技術人才,自行招生訓練。歐陽璽是1944年考進的第6期學生,1946年畢業後,分發「員訓班」實習工場,負責管理機器、手工具,以及鯊魚式戰機,並協助「實習工場」實習師傅之指導工作。
羊場埧離貴陽市173公里,距大定縣城15公里,滇黔公路的小站;公路建在半山腰,海拔多在1千公尺以上,四面環山,街道約3公里,民房沿街道兩旁修建,店鋪林立,有茶館、飯館、雜貨店,還有一家照相館,平常很熱鬧,周日更是人山人海。
航空發動機製造廠,生產製造G-105賽克隆旋風式發動機,於1943年製造完成,組裝3架,1944年間運往昆明第一飛機製造廠,裝配在C-46運輸機,直飛南京,呈獻蔣委員長。蔣委員長曾於1943年3月20日親臨航空發動機製造廠視察,鼓勵、訓話、聚餐,手題「我們發動機何日可以完全自製」,以為勗勉和紀念。,
1947年間航空發動機製造廠開始遷往臺灣臺中縣清水鎮的新廠址。離開前,還沒「鬧土匪」,但發布遷臺後,地方土匪頗為猖獗,經常騷擾羊場埧和廠區周邊。為了安全,加強崗哨盤查和夜間巡邏,以及自衛隊訓練。另將鯊魚式戰機上的重機拆下,裝上固定三腳架,在地面使用;並先安裝一挺在中樞辦公處對面山丘的碉樓上。機槍連續幾夜測試,威力特強,射程遠,聲音大,可穿越幾座山頭,達到嚇阻土匪功效,羊場埧自此才得清靜。
歐陽璽於1949年6月16日編入第5批遷臺人員,至8月7日抵達臺中市水湳機場,參與復興行列。
中華民國老兵身處大時代,為了國家民族的永續存亡,經歷了許多場無可避免的戰役,自北伐、抗戰、戡亂、到中共竊據中國大陸,國民政府轉進來臺後的古寧頭大捷、八二三砲戰、九二海戰……等等,他們必須忍受著離鄉背井,妻離子別的痛苦,他們本著「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的信念,為中華民國長治久安奠定穩固的基石。
(責任編輯:孫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