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頭……
在教育界邁入第13個年頭,曾經在嚴格的私校執教,當過苦哈哈的流浪代理教師,目前在公立學校擔任國中老師。每當有人問我教學心路歷程時,我總會聯想到一個流傳甚廣「帶蝸牛散步」的故事:
一個人上了天堂,上帝告訴他:你帶蝸牛去散步吧!結果慢吞吞又不聽使喚的蝸牛,把這個人簡直氣炸了,對蝸牛怨聲載道,視為不得已的苦差。一天他又遇見上帝,怨起這事有多難,上帝說:「你弄錯了,是我叫蝸牛帶你去散步。」主客易位下,這人剛開始頗不習慣,但日復一日,他漸漸注意到路邊的花草、慢悠悠的白雲,世界煥然展露不同的風貌。
其實教育孩子何嘗不是如此?當我們全心去幫助他時,並沒有任何人會受到損失,只會獲得更多。我常常想到自己初為人師時,常因為缺乏耐心而把同學推離身邊,不願意多聽他們說些什麼,抱怨許多事都是浪費時間。要等到在教職一段時間,才察覺到付出之後,同學微妙的成長是多麼可喜、有趣的過程。就像一位老生常談的話:「當你用熱情去探尋,事物的祕密才會向你開啟。」我想,這不僅是身為教師的基本修為,也是教育事業之所以迷人的原因吧!
* * *
這一篇文章,是數年前,因教師甄試時寫成,列在檔案最後一頁。近日無意間翻出,仍舊感受深刻。
不知道各位評審委員,是否都能把檔案翻到這最後一面?畢竟競爭者眾多,而能夠把握的時間實在太少。無論如何,我想說一說我想成為一位老師的初衷。
因為每個故事都有它的起點,起點也必然會決定終點的位置。不論我的終點在哪裡,只要還在老師的軌道上,我都會以此為方向。
※ ※ ※
小時候的我,無憂無慮,可以說不知人間疾苦。但是國中時家庭忽遭驟變而破產,一下子從台北豪宅區遷到偏遠縣市,父母婚姻也瀕臨破碎邊緣。從那個時候開始起,我變得沉默寡言,凡事悲觀。
多年以後才知道,那是青少年期間很普遍的憂鬱症徵狀使然。大約從國一到國二下,我變得自卑、自閉,有了暴食症,更加抑鬱臃腫,遭受嘲笑欺凌。現在回想,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我人生最不堪回首的時候了。
在那段時間,環顧周遭師長與親友,沒有人可以做我心靈的明燈,沒有人可供我做人生的榜樣……感覺世界黑暗而無光。一直延續到我上了高中、大學,在研究所中接觸到純正信仰的洗禮,那種深沉的痛苦與身體上的病狀,才真正消散。
所以,如果問我為何想當一位老師?那是因為我想在國中生這個階段,成為一個可以幫助他們、提供一個支持的肩膀,讓他們對人生懷抱希望的人。這是我想成為老師最有力的原因。
當然,這樣的希望說起來很簡單,但當我真正步入教職以後的實踐上,卻非常困難。我屢次發現,很多時候,我也僅只是一個普通人,我有許多潛藏的私心,也沒有那麼多時間與體力去幫助每個需要我關心的同學,有時我也會精疲力竭,對嘮叨的家長不耐、對學習緩慢的學生殘忍,或是陷入情緒化的挫折中。
但是,當我灰心退卻時,總是想到那個躲在我心靈深處的13歲女孩。我想我是無法背棄她而去的。
但願她的夢想終能實現。
很幸運的,那一年我高分上榜。重讀這篇文章,提醒我許多未完與未盡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