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幼兒中文語言教育 同時奠定道德基礎
【大紀元2014年01月25日訊】 作者﹕陳彥玲教授
問﹕我只有一個男孩,目前兩歲十個月,孩子在家說中文,我太太自己帶這個孩子,父母英文很流利,但在家也都說中文,孩子的語言教育如何安排才比較好?
答:語言教育不是只學會說話或學會多種語言甚或使用美麗的詞彙,那都不是最終的目的。
人活著不只需要物質的供給,還需要精神上的滿足,甚至孩子成長之後必須跨越家庭範圍到學校、社區直至成年進入社會及職場。因此孩子的道德能力即是奠定指導其行為的思想基礎。因此,利用培養語言能力的同時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礎才是語言教育的終極目標。
漢字是很特殊的語言符號。正體漢字的空間結構對幼兒大腦發育有著明顯的成效。簡單的總結一些研究的結論是:字形的學習,乃由右腦負責,當進階到字的音義時,則由左腦負責,所以有不少學者支持學習漢字,是左右腦並用的好機會,坊間有許多強調幼兒全腦開發的課程,幾乎都利用學習漢字來入手。
漢字的學習宜趁早。文字的學習比口語的學習要來的有深度也受用也更持久。正體漢字的結構與內涵深深打動許多研究腦科學的專家,也在許多國家的小學教育中引發了學習熱潮。然而,不論是語言或文字最後目標都得建築在道德的基礎上。因此中國自古的啟蒙教育裡的教材至今留芳溢彩,能培養出知分寸懂進退的好小孩。
人說:「半部論語能治天下」,《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與《朱子家訓》等等皆是非常好的教材,不但能建立非常好的口語訓練也有美麗的文字基礎,更值得的是同時建構出孩子堅實的道德規範,省卻了道德價值滑落之後的教養難題。在台灣有不少這方面的動畫教材,也容易在網站上搜尋到。
另外,還值得推薦曾獲台灣新聞局小金鐘獎的「悠遊字在」動畫,能從漢字來源和演變,再配合教化深遠的歷史故事來解說該漢字的內涵,不但讓孩子從優美生動的動畫中引發其興趣,從其口齒清晰的配音中學習正確的發音,更能從故事的內涵懂的文化中經典的真義,打下為人處世紮實的基礎,實在值得家長善為運用。
至於英語教育的學習在美國的環境倒不用過於擔心,當然,在英語教材的選擇上仍是以能培養孩子的道德認知為首選了。祝福您們能為這個社會培養出雙語甚至多語的好道德人才。
中文除了是自己的母語之外,傳承祖先的文化和接受五千年文明的智慧,不但是使命也是榮耀。使用中文的人口數不論是否為中國人血統,可能已經居於全球之冠。2006年1月時,布希總統撥款一億一千四百萬美元,推廣「重要語言」,而漢語和阿拉伯文列為首要,是美國政府半世紀以來最大一筆語言教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