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匡政:崔健假如上春晚會傷害誰?
【大紀元2014年01月21日訊】前些日子,聽到崔健要上春晚,一時失語,就像猛然聽聞初戀情人,突然變身為倚門賣笑女,箇中滋味,難以言表。直到這兩天,他的經紀人接受採訪明確稱,由於崔健無法接受節目組審查,明確表示「崔健不會上春晚」,才有了評說的慾望。
一來二去的審查,歷來是春晚過年前的預熱大戲,難辨真假。春晚原本是除夕夜的一個消遣,卻總有人盼著它能銷魂,於是大臘月,節目被「槍斃」的新聞,總會成為娛樂頭條。明星們筋骨欲斷也好、滿腔幽怨也罷,只能強作歡顏。只要你想上春晚這艘潛艇,就得服從潛艇的規則,有小品說過,這就叫潛規則。
我想崔健不反對上春晚,與他特別在意年輕人有關,但其實今天的年輕人,並不在意崔健上不上春晚。因為春晚對他們來說,早變得可有可無了。倒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尤其是曾經的搖滾迷,對崔健上不上春晚很在意。稍微懂點搖滾的人,都會明白「搖滾教父」四字的含義,崔健能有今天的江湖影響,與他所代表的反叛精神及對主流舞台的拒絕,有很大關聯。一旦上了春晚,崔健在當下「符號」價值自然減弱。
40多歲的中國人,或許到前些年才真正理解,崔健所唱的「一無所有」四字,對那個年代的意義。那時的人們,雖有一腔快意恩仇的激情,有狂熱而朦朧的內心躁動,但對即將到來的一切,仍然是茫然而混沌的。崔健的《一無所有》就像一團火球,投在了國人精神與情感的乾柴上,引起任何電光火石的反應,我看都應被視作正常。
還記得從錄影中,第一次看到崔健亮相的經典鏡頭。1986年的北京工人體育館,崔健蹦上了舞台,他穿著一件顯長的黃軍裝,敞胸露懷,裡面白襯衫隨意翻到外面,像脖子搭了條白毛巾。白褲管一高一低,一隻褲腳嵌在襪子裡,似乎沒來得及拽出來。就這樣一個其貌不揚、頭髮遮住雙眼的傢伙,用聲嘶力竭的吶喊發出了那一年的最強音。台下的一萬多名觀眾,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是誰,但都跟在後面齊聲高呼:「我這就跟你走!」
這吵啞的歌聲,喊出了一代人的心聲,那是對歷史的詰問、對自由的呼喚,也是對現實的不平,對自我的信任。這粗獷的歌聲,因有一句:「你何時跟我走?」也讓無數女性聽得柔腸寸斷。一時間,街頭巷尾的老人孩子,張口都能來上一句「一無所有」。連路邊釘鞋掌的鞋匠,敲錘子的節奏,也得跟上嘴裡哼哼的「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
當時多數人不知道搖滾這個詞,只覺得這首歌表達的精神尊嚴,與此前表達浪漫和夢想的流行歌曲不同。一直到1990年前,這歌聲都被視為一種力量,它反叛的是整個文化氛圍的壓抑。這首歌所透出的永不妥協的勁道,為其後的中國搖滾樂定下了一個基調。
從此,搖滾樂,這種非主流的、反抗主流意識及商業建制的音樂,開始有了更多的追隨者。這些追隨者,把歌聲和樂器的這種獨特的傾訴,視為一種生活方式和信仰方式。那是個理想主義的時代,崔健的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解決》《紅旗下的蛋》等,所帶來的真實和震憾,對那代人一直有著喚醒心靈的力量。年輕人不僅開始組建自己的樂隊,也通過「打口帶」愛上了這種來自西方的陌生音樂。
那些追隨者,如今已不會像以前那樣吶喊奔跑了,時光俘虜了大多數人的激情。他們或沉浸在體制的甜蜜中,或成了財富的盟友。很多人只在聽到崔健的歌聲時,才能重新回憶起那些年少輕狂的日子。前幾年還與朋友一起,給崔健做過一個專訪,感覺他仍保持著精神的硬朗和爆發力。今天,崔健的歌不僅被視為中國音樂的良心,也代表了一代人對自己青春與心靈的祭奠。
突然,這個有精神象徵意味的人物,要登上另一個帶著象徵意味的舞台——春晚,很多人表示不適,完全是正常的。在很多人看來,崔健如果上春晚,不是代表春晚開明了,而是說明崔健也有被時光俘虜的時候。明白人都知道春晚的象徵意味,它一直表達與塑造的是國家意志與政府權威。在今天中國,很多表演性的宏大儀式,不只是政府統治民眾的手段,甚至成為國家的政治目標。國家是看不見的,它只有在各種象徵性的儀式、會議或慶典上,才能被民眾感知。於是,各種儀式因此成為傳播政治神話的最佳方式,它用情感力量,來影響人們對現實的理解和對國家合法性的認可。
30多年來,春晚早被成功改造成為一個國家儀式,國家意志將這台晚會中的團圓變成團結、家庭富裕變成國家繁榮、親人祥和變成民族復興,親情愛情變成愛國之情。中國人最看重的民間節日除夕,就這樣被春晚染上了濃烈的政治色彩。由於現代生活中公共儀式越來越少,春晚便成了中國每年最隆重的一個公共儀式。在這裡空間似乎消失,天涯海角的人守著一台機器,在心理上加入到這場儀式中。在這裡,親身參與變成了即時旁觀,自主體驗變成了被動感受,民眾對家庭的期望變成了對國家的想像。
哪怕用再多的多媒體技術,舞台再眩目、宏大,春晚的修辭方式從來不會有任何改變。任何表達和情感,只有符合了國家意志,才能在民眾面前得以展示。春晚中那些歡笑歌舞的個體,努力塑造的不過是一種經過修飾的公共情感。由於它刻意營造的是沒有任何瑕疵的盛世景象,這種程式化表達,多年重複之後,讓民眾越來越覺出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我們可以想像,在那些極盡歌功頌德的主旋律歌曲中,如果突然間冒出崔健沙啞的歌喉,會是怎樣一番滑稽和詭異的景象。它表明的不是春晚對民間話語的尊重,而是民間話語對國家意志的服從,終於,一代「搖滾教父」也拜倒在這個盛大的國家儀式中,春晚再度展示了它強大的「統一思想」的能量。
崔健的經紀人尤尤在微博寫道:「堅持他想堅持的,改變他想改變的,反正他不低頭,他是崔健」。這確是崔健曾經的特徵。低不低頭的標誌,就是參不參與到這種對國家意志塑造的儀式中去。我想起一個牧師對當年德國人生活的描繪:「一個人將會一步步被推得越來越遠,直至他跨過某一界限,然而卻沒有注意到脊椎正在以幾乎無法察覺的速度彎曲了。」或許有些人是沒意識到自己的低頭,但脊椎已經慢慢變得彎曲。
演藝明星對春晚的態度不外乎三種:義無反顧的,多為宣傳奴僕;小心謹慎的,是因名聲不夠;拒之千里的,才是大徹大悟。像陳佩斯朱時茂等笑星,早就明白了拒上春晚的意味,我想崔健不會不明白。過去坊間說,冤上訪、悶上網,央視春晚如戰場。對這個如戰場一般的春晚秀場,崔健當然沒必要去湊這個熱鬧。
那一群人的狂歡,不過是為了讓所有人在除夕夜,感受到自己的孤單。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